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逐除
(1).驱赶扫除。吕氏春秋·尽数:“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贱之也,为其末也。”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人逐除之之谓人伤鬼也。”
(2).犹逐疫。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汉 高诱 注:“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周礼‘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率百隶而时儺,以索室驱疫鬼’,此之谓也。”南史·曹景宗传:“为人嗜酒好乐,腊月於宅中使人邪呼逐除,徧往人家乞酒食。” 清 曾廷枚 《古谚闲谭·嗔拳谚》:“ 江 淮 俗:每作诸戏,必先设嗔拳笑面。村野之人,以腊末作之,不知其所谓也。《岁时记》云:‘邨人逐除。今南方为此戏者,必戴假面,作勇力之势,谓之嗔拳。’今谚云‘嗔拳不打笑面’,似本此。戏逐除者,即今之儺也。结党连羣,通夜达晓,家至门到,责其送迎。 孙兴公 常戏为儺,至 桓宣武 家。”参见“ 逐疫 ”。
《漢語大詞典》:逐疫
古时腊月禳祭,驱逐疫鬼。后汉书·礼仪志中:“先腊一日,大儺,谓之逐疫。” 刘昭 注引《汉旧仪》:“ 顓頊氏 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 江水 ,是为虎(虐鬼);一居 若水 ,是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沤庾),善惊人小儿。”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今岁暮大儺,谓之逐疫是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儺逐疫,善恶皆明鬼也。”
《國語辭典》:国难(國難)  拼音:guó nàn
国家的危难。《三国演义》第五回:「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漢語大詞典》:赤丸
(1).红色弹丸。汉书·尹赏传:“ 长安 中姦猾浸多,閭里少年羣辈杀吏,受賕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用为奸猾不法之典实。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四:“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讎。”
(2).借指盗贼。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黄图虽寧,赤丸未乂。” 明 顾梦麟 《盗警诗和陈确庵》:“此生不死百事错,烧煮何妨到琴鹤。举世从知付倒颠,赤丸不怍青氊怍。”
(3). 汉 代举行驱逐疫鬼仪式时所用。后汉书·礼仪志中“皆赤幘皁製,执大鼗” 刘昭 注引 汉 卫宏 《汉旧仪》:“方相帅百隶及童子,以桃弧、棘矢、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穀播洒之。”
《漢語大詞典》:驱傩(驅儺)
旧时岁暮或立春日迎神赛会,驱逐疫鬼。始载后汉书·礼仪志中:“季冬之月,星迴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先腊一日,大儺,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幘皁製,执大鼗。 方相氏 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眉。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宂从僕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 唐 孟郊 《弦歌行》:“驱儺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驱傩:“《礼纬》曰: 高阳 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二居江水中为疟,一居人宫室区隅中,善惊小儿,於是以正岁十二月命祀官持儺以索室中而驱疫鬼。《轩辕本纪》曰: 东海 渡塑山 有 神荼 、 鬱垒 之神,以御凶鬼,为民除害,因制驱儺之神。” 马南村 《燕山夜话·守岁饮屠苏》:“驱傩的意思是要驱逐疫疠之鬼,与我们现在说的送瘟神的意思相同。”
《漢語大詞典》:傩鼓(儺鼓)
谓驱逐疫鬼仪式中敲击的鼓声。 宋 陆游 《朝中措·梅》词:“鼕鼕儺鼓饯流年,烛焰动金船。”
《漢語大詞典》:蒙倛
亦作“ 蒙箕 ”。 古时腊月驱逐疫鬼或出丧时所用之神像。脸方而丑,发多而乱,形凶恶。荀子·非相:“ 仲尼 之状,面如蒙倛。” 杨倞 注:“倛,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倛…… 韩侍郎 云:‘四目为方相,两目为倛。’”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咎繇 面如蒙箕。” 唐 韩愈 《杂说》之三:“其貌有若蒙倛者。”
《漢語大詞典》:逐疫
古时腊月禳祭,驱逐疫鬼。后汉书·礼仪志中:“先腊一日,大儺,谓之逐疫。” 刘昭 注引《汉旧仪》:“ 顓頊氏 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 江水 ,是为虎(虐鬼);一居 若水 ,是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沤庾),善惊人小儿。”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今岁暮大儺,谓之逐疫是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儺逐疫,善恶皆明鬼也。”
《漢語大詞典》:进傩(進儺)
古代的一种风俗。迎神以驱逐疫鬼。 唐 李淖 《秦中岁时记》:“岁除日进儺,皆作鬼神状。”参见“ 儺 ”。
《漢語大詞典》:观傩(觀儺)
观看驱逐疫鬼的仪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鬼》:“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儺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参阅周礼·夏官·方相氏礼记·月令
《漢語大詞典》:傩逐(儺逐)
指驱逐疫鬼仪式中所唱的歌。 明 徐渭 《陈山人墓表》:“其所自娱戏者,虽琐至 吴 歈 越 曲,緑章释梵,巫史祝咒,擢歌菱唱,伐木輓石,薤辞儺逐……靡不穷态极调。”
《漢語大詞典》:傩声(儺聲)
驱傩仪式中驱逐疫鬼的呼号之声。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驱傩:“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冂作‘儺、儺’之声,以除逐也。” 唐 姚合 《除夜》诗之二:“儺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漢語大詞典》:野云戏(野雲戲)
大傩的别称。古代习俗,年终驱逐疫鬼的仪式。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世俗,岁将除,乡人相率为儺,俚语谓之打野胡。按论语:‘乡人儺,朝服立於阼阶。’注:‘大儺驱逐疫鬼也。’亦呼‘野云戏’。”
《漢語大詞典》:傩祓(儺祓)
驱逐疫鬼,祓除灾邪。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大戏节戏:“又演 目犍连 尊者救母事,析为十本,谓之《劝善金科》,於岁暮奏之,以其鬼魅杂出,以代古人儺祓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