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驱夺(驅奪)
驱逐掠夺。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 宏 都下有数十邸出悬钱立券,每以田宅邸店悬上文券,期讫便驱券主,夺其宅。都下东土百姓,失业非一。帝后知,制悬券不得復驱夺,自此后贫庶不復失居业。”
分類:驱逐掠夺
《漢語大詞典》:驱殄(驅殄)
驱逐灭绝。 清 恽敬 《太子少师体仁阁大学士戴公神道碑铭》:“则以为小丑跳梁,无远略,当以忠勇将帅驱殄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贼犯岁星致败:“盖欲拘之海隅,而以劲兵驱殄之也。”
分類:驱逐灭绝
《漢語大詞典》:驱曳(驅曳)
驱逐、拉拽。南史·循吏传·虞愿:“帝大怒,使人驱曳下殿, 愿 徐去无异客。”
分類:驱逐拉拽
《漢語大詞典》:傩声(儺聲)
驱傩仪式中驱逐疫鬼的呼号之声。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驱傩:“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冂作‘儺、儺’之声,以除逐也。” 唐 姚合 《除夜》诗之二:“儺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漢語大詞典》:窘逐
逼迫驱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为义而见窘逐者福矣,以天国乃其国也。”
《漢語大詞典》:逐摈(逐擯)
驱逐摈弃。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宣缪姜:“ 乔如 奔 齐 , 鲁 逐摈 繆姜 于东宫。”
分類:驱逐摈弃
《漢語大詞典》:野云戏(野雲戲)
大傩的别称。古代习俗,年终驱逐疫鬼的仪式。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世俗,岁将除,乡人相率为儺,俚语谓之打野胡。按论语:‘乡人儺,朝服立於阼阶。’注:‘大儺驱逐疫鬼也。’亦呼‘野云戏’。”
《国语辞典》:辟恶除患(辟恶除患)  拼音:pì è chú huàn
驱逐邪恶和灾患。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一:「太帝散华玄归大神,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
《国语辞典》:轰走(轰走)  拼音:hōng zǒu
驱逐、赶走。如:「他喝醉酒闹得太过分了,饭店服务人员只好把他轰走。」
分类:驱逐赶走
《国语辞典》:蝇甩子(蝇甩子)  拼音:yíng shuǎi zi
一种驱逐蝇、虫的器具。
分类:驱逐器具
《國語辭典》:赶跑(趕跑)  拼音:gǎn pǎo
驱逐离开。如:「你不必害怕,那个无赖已经被赶跑了。」
《國語辭典》:赶尽杀绝(趕盡殺絕)  拼音:gǎn jìn shā jué
全部消灭。比喻手段狠毒,欺人太甚。《醒世姻缘传》第五一回:「我程谟,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你休要赶尽杀绝。」《三侠五义》第三九回:「我让著你,不肯伤你,又何必赶尽杀绝。」
《國語辭典》:赶走(趕走)  拼音:gǎn zǒu
驱赶使离开。如:「他赶走跟在后面的一条野狗。」
《漢語大詞典》:革逐
革除、驱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款犯》:“然立心既作好官,自不应容此蠹役盘踞衙门,宜革逐之于早。”
分類:革除驱逐
《漢語大詞典》:放亡
被驱逐而逃亡。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暴虐妄诛,咎及倮虫,倮虫不为。百姓叛去,圣贤放亡。”
分類:驱逐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