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驱逐(驅逐)  拼音:qū zhú
赶走。如:「他被驱逐出境。」
《国语辞典》:驱逐出境(驱逐出境)  拼音:qū zhú chū jìng
国家基于安全或其他具体、迫切而重大的理由,对于其领域内的外国人,命令或强制其退出国境。
《国语辞典》:劣币驱逐良币(劣币驱逐良币)  拼音:liè bì qū zhú liáng bì
1.一种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币质恶劣和币质优良的二种名目相等、实质相异的货币,共同在一个经济社会流通,则实质优良的货币会被收藏、熔解或输出,而退出流通圈外,只有实质恶劣的货币继续流通。
2.比喻条件优良的事物为条件较差的事物所取代。如:「公司若无健全的人事制度,终将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无法留住好人才。」
《漢語大詞典》:驱逐机(驅逐機)
歼击机的旧称。
分類:旧称
《國語辭典》:驱逐舰(驅逐艦)  拼音:qū zhú jiàn
以火炮和反潜武器为主要装备的中型军舰。可担任警戒、护航、反潜、以及侦察、奇袭、对岸轰击等任务,用途至广,惟续航力较一般军舰为小。
《高级汉语词典》:驱逐令  拼音:qū zhú lìng
驱逐一个被认为不受欢迎的公民的命令,通常是要其离开那一市镇或他的所在地;常指对犯轻罪者判以重刑,但只要其永远离开该法院的管辖区,此刑可以中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