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病骸
犹病体。用于老年人。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病骸浑似木,老鬢欲成霜。”
分類:病体老人
《漢語大詞典》:归骸(歸骸)
归骨。谓归葬。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归骸私门,以待刑书。”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瞑目 东粤 ,归骸 洛浦 。”
分類:归葬
《漢語大詞典》:官骸
(1).指身躯;形体。 清 李渔 《奈何天·忧嫁》:“ 霸王 夫偦,正好配 虞姬 ,耳目官骸样样奇,文人逐件有标题。休疑,少刻相逢,便见高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幼学诗》:“一身谁管辖?上帝赋通灵;心正能真宰,官骸自顺承。” 章炳麟 《菌说》:“盖内有精虫,外有官骸,而人性始具。”
(2).指尸体。《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广东乡民与英夷告示》:“尔杀害我众乡百姓,大伤天和,又将各处官骸,尽行残毁,各庙神佛,俱受灾殃。”
《漢語大詞典》:骸骼
指尸骨。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翰:“ 巡 ( 张巡 )身首分裂,将士骸骼不掩,宜於 睢阳 相择高原,起大冢,招魂而葬。” 清 傅维麟 《明书·乱贼传》:“遂夷 石城 之险,堕其城垣,葬诸军士阵亡骸骼。”
分類:尸骨
《骈字类编》:露骸
后汉书赵咨傅王孙裸葬墨夷露骸
《漢語大詞典》:羸骸
指病弱的身躯。 唐 杜甫 《上水遣怀》诗:“羸骸将何适,履险颜益厚。”
分類:病弱身躯
《漢語大詞典》:槁骸
(1).枯骨。《庄子·知北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咎繇 面如蒙倛, 伊尹 形若槁骸。”
(2).指羸弱的身体。 宋 王安石 《与沈道原书》之二:“槁骸残息,待尽朝夕,顿伏床枕,无足言者。”
《漢語大詞典》:焚骸
烧身。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
《漢語大詞典》:束骸
犹自缚。表示待罪。 南朝 宋 谢灵运 《诣阙上表》:“是以牵曳疾病,束骸归欵,仰凭陛下天鉴曲临,则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分類:犹自
《韵府拾遗 佳韵》:委骸
南史梁武帝纪天监十二年正月丙寅诏明下远近若委骸不葬或篨衣莫改量给棺具收敛颜延之文路无归轊野有委骸
《漢語大詞典》:弃骸(棄骸)
丢弃尸骨。谓死亡。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权 积怒非一,遂徙 翻 交州 ”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别传》:“永陨海隅,弃骸絶域。”
《漢語大詞典》:赐骸骨(賜骸骨)
古代大臣请求致仕的婉词。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之,积羽沉舟,羣轻折轴,众口鑠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 魏 。”新唐书·裴寂传:“ 寂 顿首曰:‘始陛下发 太原 ,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綬。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明史·刘之纶传:“乞削臣今官,赐骸骨。”
《漢語大詞典》:骸筋
筋骨。 宋 欧阳修 《酬学诗僧惟晤》诗:“嗟子学虽劳,徒自苦骸筋。”
分類:筋骨
《漢語大詞典》:胔骸
骸骨;尸体。新唐书·张仲方传:“于时族夷将相,颅足旁午, 仲方 皆密使识其尸。俄许收葬,故胔骸不相乱。” 明 吾丘瑞 《运甓记·新亭洒泣》:“哀雁蜚鸿,牂羊羵首,胔骸满路痛伤情。”明史·刘基传:“工匠死,胔骸暴露。”
分類:骸骨尸体
《漢語大詞典》:忠骸
犹忠骨。 孙种因 《重九战记》:“战死忠骸,均营葬于 五华山 顶 万寿亭 。” 罗广斌 等《在烈火中永生》:“直到不久以前-- 重庆 解放近八年的时候,人们才在松林深处的荒山坡上找到他们的忠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