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高望
(1).登高远望。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唐 司空曙 《送郑况往淮南》诗:“登树因高望,停橈放溜閒。” 明 傅汝舟 《屴崱峰酬陈子惟濬》诗:“秋日同高望,秋空指顾间。”
(2).高门望族。北齐书·祖珽传:“ 珽 推崇高望,官人称职,内外称美。”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自古高望华阀,品升于朝,门地著于天下。”
《国语辞典》:凭高望远(凭高望远)  拼音:píng gāo wàng yuǎn
登临高处而远望。如:「凭高望远,视野显得更广阔。」
分类:登临远望
《国语辞典》:登高望远(登高望远)  拼音:dēng gāo wàng yuǎn
1.登上高处,视野可以广远。如:「登高望远,气象开阔。」
2.比喻境界越高,眼光就越远大。如:「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方能登高望远。」
《国语辞典》:功高望重  拼音:gōng gāo wàng zhòng
功勋甚高,声望隆重。明。孙梅锡《琴心记》第三二出:「将军不必怨怅,你功高望重,不久自明。」
《國語辭典》:巴高望上  拼音:bā gāo wàng shàng
力求上进。《红楼梦》第四六回:「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
《國語辭典》:德高望重  拼音:dé gāo wàng zhòng
德行高,声望隆。多用以称颂年高德劭,且有声望的人。明。归有光〈上总制书〉:「伏惟君侯,德高望重,谋深虑渊。」也作「德隆望重」、「德隆望尊」、「德深望重」、「德尊望重」。
《漢語大詞典》:德高望尊
道德高,声望高。例如: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漢語大詞典》:道高望重
犹言德高望重。 郑观应 《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纲,必以道德为本。”
分類:德高望重
《漢語大詞典》:年高望重
年纪大,名望高。 邹韬奋 《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而且不仅知识青年的自由安全毫无保障,甚至年高望重为中外人士所敬佩的 马寅初 先生,也……被‘遣送前方考察经济’。” 洪深 《五奎桥》:“ 周 乡绅颏下的长须,教人看了觉得他是‘年高望重’,不止他实际所过的五十三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