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鱼鲏(魚鮍)
指剖开的鱼。新唐书·百官志三:“﹝河渠署﹞饗宗庙,则供鱼鮍;祀昊天上帝,有司摄事,则供腥鱼。”
分類:剖开
《漢語大詞典》:生母鱼
1.?鱼之俗称。
分類:
《漢語大詞典》:龙王兵(龍王兵)
鱼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水族·鱼总名《云龙州志》:“ 普河鱼池 在 赵州 ,池中多鱼,人不敢捕,云龙王兵。”
分類:
《漢語大詞典》:金鲫(金鯽)
金鱼。 宋 苏舜钦 《六和塔诗》:“沿桥待金鯽,竟日欲迟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金鱼:“独金鯽耐久,前古罕知。”
分類:金鱼
《漢語大詞典》:玉腴
(1).泛指鱼的肉。 元 王恽 《糟鱼》诗:“霜刀截断玉腴芳,暖贮银罌酿粉浆。”
(2).特指鱼鳔。 陶宗仪 辍耕录·玉腴引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丁正臣 賫玉腴来馆中。 沈休文 云: 福州 人谓之佩羹,即今鱼脬是也。”
分類:鱼鳔
《漢語大詞典》:尾鬣
(1).马尾与马鬃。左传·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 宋 叶适 《〈覆瓿集〉序》:“葢神马汗血,尾鬣不掉而行流无疆,累名骏数百,岂得望尘焉!”
(2).指鱼的尾和鳍。 宋 苏轼 《会淞江得风字》诗之二:“知君欲写长相忆,更送银盘尾鬣红。” 元 王恽 《江船二咏·橹》:“江船一鉅鱼,櫓柂乃尾鬣。”
《國語辭典》:乌贼(烏賊)  拼音:wū zéi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类。外形可分为头和躯干两部分。头部有大眼一对,并有十腕列生于口的边缘,上有吸盘,其中两条捕食用的触腕特别长。身体椭圆形而扁平,背上有浓淡不均的黑斑,体内有石灰质内壳,及墨囊各一,能喷出墨汁禦敌。可藉背端的三角鳍或位于头部的漏斗状水管所产生的喷力,急速移动。喜食贝类、甲壳类和鱼类。
《漢語大詞典》:素鱼(素魚)
(1).白鱼。史记·周本纪:“ 武王 渡 河 ,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 武王 俯取以祭。”后因以白鱼或素鱼为 周 朝兴盛的祥瑞征兆。 汉 扬雄 《剧秦美新》:“若夫白鳩丹乌,素鱼断蛇,方斯薎矣,受命甚易,格来甚勤。”
(2).即蟫。也称蠹鱼、衣鱼。蛀蚀书籍衣物的小虫。 唐 李白 《冬日归旧山》诗:“拂牀苍鼠走,倒篋素鱼惊。” 王琦 注:“素鱼,白鱼也。即书篋中蠹鱼。”
《漢語大詞典》:鲙残鱼(鱠殘魚)
即银鱼。古代传说 吴王 阖闾 江行,食鱼鲙,弃其残馀于水,化为此鱼,故名。 唐 皮日休 《松江早春》诗:“稳凭船舷无一事,分明数得鱠残鱼。” 明 黄省曾 《鱼经·法》:“惟银鱼、鱠残鱼啸子于冰,冰解三日乃生也。”参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三·鲙残鱼﹝释名﹞。
《漢語大詞典》:火鱼(火魚)
(1).金鱼的别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二·火鱼:“ 杭 自 嘉靖 戊申来,生有一种金鯽,名曰火鱼,以色至赤故也。”
(2).鱼名。鲂鮄一类鱼。浙江通志·物产三:“ 至正 《四明续志》:‘火鱼,头巨尾小,身圆通赤,故以火名。’”
(3).指鱼灯。 清 杜岕 《灯市谣》:“琉璃之椀火鱼泣,怨尔东方日早出。”
《漢語大詞典》:楚鲜(楚鮮)
白鱼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水族·白鱼:“《水族加恩簿》:‘楚鲜隐釜沉糟,价倾 淮 甸,宜授倾 淮 别驾。’按:谓白鱼也。”
分類:白鱼
《國語辭典》:黄花鱼(黃花魚)  拼音:huáng huā yú
小黄鱼的别名。参见「黄鱼」条。
《漢語大詞典》:时里白(時裏白)
白鱼的别称。 太湖 白鱼素称鱼中之冠,每年夏至后尤盛,称“时里白”。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水族·白鱼:“太白鱼冠天下,梅后最盛,谓之时里白。”
《漢語大詞典》:石头鱼(石頭魚)
即黄鱼。也称黄花鱼。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石头鱼,状如鱅鱼,随其大小。脑中有二石子如蕎麦,莹白如玉。”参见“ 石首 ”。
分類:黄鱼
《漢語大詞典》:石首
鱼名。以头中有骨两枚,色白,大如豆,坚如石,故名。产于海中,体扁,口阔,鳞细,腹黄,亦称黄花鱼或黄鱼。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余偶读 张勃 《吴録·地理志》载:‘ 吴娄县 有石首鱼,至秋化为冠鳧。’言头中有石。”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弧矢:“其 东海 石首鱼, 浙中 以造白鮝者,取其脬为胶,坚固过於金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三月·时品》:“黄花鱼即 江 南之石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