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42,分1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风木
釜中游鱼
鳏鱼
枯鱼(又作:枯鱼泣 ...)
韩张离合处,义鱼春岸句
好鱼输獭尽
江湖鱼有沫(又作:鱼吹沫 鱼沫)
武昌鱼
江鱼入馔(又作:鱼感姜出)
角生鱼
羡鱼(又作:羡鱼 ...)
金鱼
鲸鱼
爵马鱼龙
君臣鱼水(又作:鱼得水)
典故
相关人物
皋鱼


《韩诗外传》卷九~367~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

例句

先垄每怀风木夜,画堂无复彩衣时。 牟融 翁母些

典故
釜中游鱼


《后汉书》卷五十六〈张王种陈列传·张纲〉~88~
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閒,积十馀年,朝廷不能讨。冀乃讽尚书,以纲为广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馀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荆、杨、兖、豫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彊弱,非明也;弃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闻,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閒耳。今闻明府之言,乃婴等更生之辰也。既陷不义,实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纲约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婴深感悟,乃辞还营。明日,将所部万馀人与妻子面缚归降。
典故

《玉溪生诗集笺注》卷二〈李夫人三首〉
〈李夫人三首〉其三:「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清·冯皓笺注:「鳏鱼渴凤。」明呈悼亡。」
《陆游集》卷四〈剑南诗稿·晚登望云〉
衰如蠹叶秋先觉,愁似鳏鱼夜不眠。
典故
戒鲂鲤
    
过河鱼
 
过而留泣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乐府古辞·杂曲歌辞·枯鱼过河泣〉~286~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典故
韩张离合处,义鱼春岸句

相关人物
张署
 
韩愈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三〈叉鱼招张功曹〉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刃下那能脱【手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中鳞怜锦碎,当目讶株销。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潭罄知存寡,舷平觉获饶。交头疑凑饵,骈首类同条。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盈车欺故事,饲犬验今朝。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盖江烟羃羃,拂棹影寥寥。獭去愁无食,龙疑惧见烧。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文客惊先赋,篙工喜尽谣。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自可捐忧累,何须强问鸮。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八〈忆昨行和张十一〉
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回【杜公礼罢元侯回】【社公礼罢元侯回】【案:云杜佑自淮南入朝也。云此为荆帅裴均罢社享客也。朱熹考异云。左传五行之官。封为上公。杜注用币于社云。以请于上公。则上公即社神也。】。车载牲牢瓮舁酒,并召宾客延邹枚。腰金首翠光照耀,丝竹迥发清以哀。青天白日花草丽,玉斝屡举倾金罍。张君名声座所属,起舞先醉长松摧。宿酲未解旧痁作,深室静卧闻风雷。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掩何漼漼。念昔从君渡湘水,大帆夜划穷高桅。阳山鸟路出临武【案:愈责连之阳山令。张为郴之临武。郴在江南。连则广南也。】,驿马拒地驱频隤【驿马拒地驱频搥】【案:𢲼也。】。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诏从天来。伾文未揃崖州【案:韦执谊。】炽,虽得赦宥恒愁猜。近者三奸悉破碎【案:元和元年正月。顺宗即位。二月大赦。愈自阳山徒掾江陵。三奸方用事。其年八月。宪宗立。伾贬开州司马。叔文渝州司户。并员外置。十一月继贬执谊崖州司马。三奸始悉破碎焉。】,羽窟无底幽黄能。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今君纵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难哉。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头轻目朗肌骨健,古剑新斸磨尘埃。殃消祸散百福并,从此直至耇与鲐。嵩山东头伊洛岸,胜事不假须穿栽。君当先行我待满,沮溺可继穷年推。
《韩昌黎文集》卷五〈祭郴州李使君文〉
当贞元之癸末,惕皇威而左授。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颓而位仆。历贵部而西边,迩清光于暂觏。……投《叉鱼》之短韵,愧韬瑕而举秀。俟新命于衡阳,贵薪刍于馆侯。……航北湖之空明,觑麟介之惊透。
典故
好鱼输獭尽
 

《礼记·月令》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东汉·郑玄注:「此时鱼肥美,獭将食之,先以祭也。」

例句

好鱼输獭尽,白鹭镇长饥。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之八

獭祭川水大,人家春日长。 独孤及 山中春思

典故  
惠沫
 
江海相忘
 
江湖相忘
 
江湖鱼有沫
 
沫相濡
  
湖海相忘
 
濡呴
  
煦沫鳞
 
相忘江湖
    
相煦沫
 
聚沫
 
鱼吹沫
 

《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242~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例句

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

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 柳宗元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

无声但呀呀,以气相喣濡。 白居易 放鱼

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 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

共矜名已泰,讵肯沫相濡。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典故
建业歌
 
相关人物
孙皓
 
陆凯


《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陆凯传〉~400~
皓徙都武昌,扬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元穷匮。凯上疏曰:「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乐而亡。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自顷年以来,君威伤于桀纣,君明闇于奸雄,君惠闭于群孽。无灾而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辜无罪,赏无功,使君有谬误之愆,天为作妖。而诸公卿媚上以求爱,困民以求饶,导君于不义,败政于淫俗,臣窃为痛心。今邻国交好,四边无事,当务息役养士,实其廪库,以待天时。而更倾动天心,骚扰万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非保国养民之术也。臣闻吉凶在天,犹影之在形,响之在声也,形动则影动,形止则影止,此分数乃有所系,非在口之所进退也。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但坐赏轻而罚重,政刑错乱,民力尽于奢侈,目眩于美色,志浊于财宝,邪臣在位,贤哲隐藏,百姓业业,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忧。汉所以彊者,躬行诚信,听谏纳贤,惠及负薪,躬请岩穴,广采博察,以成其谋。此往事之明證也。近者汉之衰末,三家鼎立,曹失纲纪,晋有其政。又益州危险,兵多精彊,闭门固守,可保万世,而刘氏与夺乖错,赏罚失所,君恣意于奢侈,民力竭于不急,是以为晋所伐,君臣见虏。此目前之明验也。臣闇于大理,文不及义,智慧浅劣,无复冀望,窃为陛下惜天下耳。臣谨奏耳目所闻见,百姓所为烦苛,刑政所为错乱,愿陛下息大功,损百役,务宽荡,忽苛政。又武昌土地,实危险而塉确,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船泊则沈漂,陵居则峻危,且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臣闻翼星为变,荧惑作妖,童谣之言,生于天心,乃以安居而比死,足明天意,知民所苦也。

例句

得餐武昌鱼,不顾浔阳田。 独孤及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

鱼听建业歌声过,水看瞿塘雪影来。 罗隐 游江夏口

典故
姜诗跃鲤
 
江鱼入馔
 
鱼感姜出

相关人物
姜诗


《东观汉记》卷十〈姜诗传〉
姜诗,字士游。广东洛人也。适值年荒,与妇佣作养母。贼经其里,束兵安步,云「不可惊孝子」。母好饮江水,儿常取水,溺死。夫妇痛,恐母知,诈曰行学。岁岁作衣,投于江中。俄而涌泉出舍侧,味如江水,日生鲤一双。

例句

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李商隐 过姚孝子庐偶书

盛彦感螬,姜诗跃鲤。 李瀚 蒙求

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 杜甫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

典故
角生鱼

相关人物
子英

参考典故
琴高骑鱼


《述异记》卷下
江阴北有子英庙,子英即野人也。善入水捕鱼。得一赤鲤,将著家池水养之。后长径一丈,有角翅,谓子英曰:「我迎汝身,汝上我背。」遂升于天,为神仙,晋时人。

例句

谁言姓琴氏,独跨角生鱼。 贾岛 寄李辀侍郎

典故 
结网空羡
   
羡鱼心
 
羡鱼情
 
临川思结网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列传〉~2504~
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馀岁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诗云:「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脩饬也;五者脩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唐·颜师古曰:「言当自求之。」
《昭明文选》卷十五〈赋辛·志中·归田赋〉~692~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例句

不逐浮云不羡鱼,杏花茅屋向阳居。 刘商 归山留别子侄二首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可即明时老,临川莫羡鱼。 李颀 送人归沔南

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 杜牧 卜居招书侣

结网时空久,临川意有馀。 王季则 鱼上冰

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 王播 淮南游故居感旧酬西川李尚书德裕

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 许浑 卜居招书侣

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鲍溶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典故

《全唐诗》卷四百一十六〈自责〉
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他时得见牛常侍,为尔君前捧佩刀。
典故
斩鲸
  
相关人物
楚王


《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
「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晋·杜预注:「鲸鲵,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

例句

三千里外布干戈,果得鲸鲵入网罗。 朱冲和 遗临平监吏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李世民 经跛薛举战地

剑门失险曾缚虎,淮水安流缘斩鲸。 李逢吉 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

幸过剪鲸地,感慕神且英。 李隆基 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

公时呵䝟貐,首唱却鲸鱼。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典故
爵马鱼龙


《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游览·芜城赋〉~505~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
典故
君臣鱼水
 
诸葛三分汉
 
鱼得水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2~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漢語大詞典》:风木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养。典出《韩诗外传》。 宋 刘宰 《分韵送王去非之官山阴得再字》:“桃李春正华,风木养不待。” 明 朱鼎《玉镜台记·宴会》:“ 温嶠 今日正可承欢养志,报效劬劳,岂敢浮慕勛名,遗忧风木。”
《漢語大詞典》:鳏鱼(鰥魚)
(1).即鱤鱼。 明 杨慎 异鱼图赞·鳏鱼:“敝笱在梁,其鱼惟鰥,其大盈车,饵以豚豩,鰥死以饵,士死以贪。”
(2).释名·释亲属:“无妻曰鰥。鰥,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恆鰥鰥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恆不闭者也。”后因以“鰥鱼”谓郁悒不寐。 唐 于武陵 《长信宫》诗:“一从悲画扇,几度泣鰥鱼。” 宋 刘过 《浣溪沙·春晚书情》词:“海燕成巢终是客,鰥鱼入夜几曾眠。” 清 乔崇烈 《立秋日枕上》诗:“笛簟初宜夜,鰥鱼自愴情。”
(3).喻无妻独居的成年男子。 宋 梅尧臣 《秋日舟中有感》诗:“鰥鱼空恋穴,独鸟未离柯。”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罗浮幻迹》:“年将二十,犹作鰥鱼,性喜静,爱梅,欲学 林和靖 之为人。”
《國語辭典》:枯鱼(枯魚)  拼音:kū yú
乾鱼。《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枯鱼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饥色。」《文选。应璩。百一诗》:「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
《國語辭典》:枯鱼之肆(枯魚之肆)  拼音:kū yú zhī sì
卖乾鱼的市场。《庄子。外物》:「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比喻处于困境。唐。元稹《莺莺传〉:「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分類:困境绝境
《漢語大詞典》:枯鱼泣(枯魚泣)
喻身陷绝境。 元 程钜夫 《为曹仲坚题渔父图》诗:“大罾小罟较得失,魴鱮暗作枯鱼泣。” 元 杨维桢 《周急谣》:“君不见曩岁沟魂悔不及,至今寃作枯鱼泣。”参见“ 枯鱼过河泣 ”。
分類:身陷绝境
《漢語大詞典》:枯鱼过河泣(枯魚過河泣)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四·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復及。”后因以喻誓死进击,不顾及失败。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头颅自揣已可知,一死犹思报明主……羞为老驥伏櫪悲,寧作枯鱼过河泣。”
《漢語大詞典》:枯鱼过河泣(枯魚過河泣)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四·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復及。”后因以喻誓死进击,不顾及失败。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头颅自揣已可知,一死犹思报明主……羞为老驥伏櫪悲,寧作枯鱼过河泣。”
《國語辭典》:獭祭(獺祭)  拼音:tà jì
獭贪食,常将所捕的鱼陈列水边,俗称祭鱼。参见「獭祭鱼」条。
《國語辭典》:獭祭鱼(獺祭魚)  拼音:tà jì yú
獭喜吃鱼,常将所捕的鱼井然有序的陈列岸边,如同陈列祭祀的供品,遂称为「獭祭鱼」。《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后形容罗列典故、堆砌成文。宋。吴炯《五总志》:「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积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國語辭典》:以沫相濡  拼音:yǐ mò xiāng rú
比喻人同处于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参见「相濡以沫」条。宋。范成大 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诗:「激水要令风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
《漢語大詞典》:呴沫
语出庄子·大宗师。喻指抚慰或救助。梁书·任昉传:“﹝ 刘孝标 论曰﹞故鱼以泉涸而呴沫,鸟因将死而悲鸣。”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诠俗:“以言呴沫人,令其意靡靡焉輭也,曰水。”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三:“虽邻河伯居,未肯求呴沫。”参见“ 呴湿濡沫 ”。
分類:抚慰救助
《漢語大詞典》:呴湿濡沫(呴濕濡沫)
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清 钱谦益 《祭姚母文夫人》:“鏃礪道义,切磨文章,呴湿濡沫,蛩巨扶将。” 清 钱谦益 《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余于 赵 氏祖子孙三世矣……菀枯盈虚,呴湿濡沫,未尝不相共也。”
《漢語大詞典》:涸溜
干枯的小水流。 唐 卢纶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诗:“彻底碧潭滋涸溜,压枝红艳照枯株。”
《漢語大詞典》:濡沫
用唾沫来湿润。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语出庄子·天运:“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检其言也,彼我俱遣;寻其旨也,老释无际。俱遣则濡沫可遣,无际则不负高贵。” 唐 元稹 《酬白学士》诗:“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頷颐。” 宋 苏轼 《和王晋卿》:“谓言相濡沫,未足救沟瀆。”
《漢語大詞典》:相忘鳞(相忘鱗)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后因以“相忘鳞”比喻优游自得者。 晋 李颙 《经涡路作》诗:“肇允相忘鳞,翻为涸池鱼。”
分類:优游自得
《漢語大詞典》:相濡沫
见“ 相濡以沫 ”。
《國語辭典》:相濡以沫  拼音:xiāng rú yǐ mò
泉水乾涸,鱼儿以口沫互相润湿。语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比喻人同处于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也作「濡沫涸辙」、「以沫相濡」。
《漢語大詞典》:相濡相呴
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金 元好问 《女儿山避兵送李长源归关中》诗:“相濡相呴尚可活,轢釜何曾厌求索。”参见“ 相濡以沫 ”。
《國語辭典》:相濡以沫  拼音:xiāng rú yǐ mò
泉水乾涸,鱼儿以口沫互相润湿。语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比喻人同处于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也作「濡沫涸辙」、「以沫相濡」。
《漢語大詞典》:鱼沫(魚沫)
(1).鱼所吐之水沫。 唐 李贺 《古悠悠行》:“海沙变成石,鱼沫吹 秦桥 。” 元 柳贯 《初夏斋中杂题》诗之五:“鱼沫吹还息,蛛丝断忽抽。”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石语·三石:“遥望是寺,鱼沫吹门,蠔光次壁,朝晴暮雨,含影虚无。”
(2).典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后以“鱼沫”比喻人外困境时相依为命,互相救助。 宋 范成大 《喜沈叔晦至》诗:“江湖几鱼沫,风雨一鸡鸣。”
《漢語大詞典》:武昌鱼(武昌魚)
三国 吴 嗣主 孙晧 从 建业 迁都 武昌 ,丞相 陆凯 进谏,疏中引童谣:“寧饮 建业 水,不食 武昌 鱼”。见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武昌 鱼指 武昌 附近所产的团头鲂。 唐 岑参 《送费子归武昌》诗:“秋来倍忆 武昌 鱼,梦著只在 巴陵 道。” 明 李贽 《与刘肖川书》:“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 武昌 鱼,任人膾炙矣。” 毛泽东 《水调歌头·游泳》词:“才饮 长沙 水,又食 武昌 鱼。”
《漢語大詞典》:结网(結網)
亦作“ 结罔 ”。 织网。汉书·扬雄传上:“ 雄 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 南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二:“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疎。” 宋 黄庭坚 《演雅》诗:“桑蚕作茧自缠裹,珠蝥结网工遮逻。”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蜘蛛在屋角结网了,它有着多么坚韧不拔的毅力呵!”
分類:结网
《漢語大詞典》:羡鱼(羨魚)
喻空存想望。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唐 高适 《奉酬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参见“ 临渊羡鱼 ”。
分類:想望
《國語辭典》:临渊羡鱼(臨淵羨魚)  拼音:lín yuān xiàn yú
比喻虽有愿望,但只凭空妄想,难收实效。参见「临河羡鱼」条。《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馀岁矣,不如退而更化。」
《國語辭典》:临川羡鱼(臨川羨魚)  拼音:lín chuān xiàn yú
比喻虽有愿望,若无实际行动,也无济于事。参见「临河羡鱼」条。《文选。张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國語辭典》:临河羡鱼(臨河羨魚)  拼音:lín hé xiàn yú
语本《文子。上德》:「临河欲鱼,不若归而织网。」比喻只凭空妄想而不去实行。《淮南子。说林》:「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也作「临川羡鱼」、「临渊羡鱼」。
《國語辭典》:临渊羡鱼(臨淵羨魚)  拼音:lín yuān xiàn yú
比喻虽有愿望,但只凭空妄想,难收实效。参见「临河羡鱼」条。《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馀岁矣,不如退而更化。」
《國語辭典》:临河羡鱼(臨河羨魚)  拼音:lín hé xiàn yú
语本《文子。上德》:「临河欲鱼,不若归而织网。」比喻只凭空妄想而不去实行。《淮南子。说林》:「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也作「临川羡鱼」、「临渊羡鱼」。
《國語辭典》:金鱼(金魚)  拼音:jīn yú
1.古代官员的佩饰。唐制三品以上、元代四品以上官员佩带金鱼饰。唐。元稹 自责诗:「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2.钥匙。古代钥匙形状似鱼,故称为「金鱼」。唐。李商隐 和友人戏赠诗二首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3.动物名。硬骨鱼纲鲤目鲤科。为鲫鱼的变种,由鲫鱼经不断的人工选种、配种与淘汰而成。体形略呈圆球状,凸眼,鳞片有金光,颜色鲜艳,鳍大,尾作三分或四分,可供观赏。因金鱼富文彩,故也称为「文鱼」。
《漢語大詞典》:金鱼符(金魚符)
(1).金质的鱼符。 唐 代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佩带, 开元 初,从五品亦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 金 制,四品以上佩带。见新唐书·车服志金史·舆服志中。亦省作“ 金鱼 ”。 唐 韩愈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天子使贵人持紫衣金鱼以赐。” 唐 元稹 《自责》:“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2). 辽 代调发兵马的一种符信。辽史·兵卫志上:“铸金鱼符,调发军马……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后行。”
《漢語大詞典》:金鱼袋(金魚袋)
(1).鱼袋的一种。金饰,用以盛放金鱼符。 唐 制,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 宋 代无鱼符,官员公服则系鱼袋于带而垂于后,但不复如 唐 之符契。 唐 元稹 《秋分日祭百神文》:“皇帝遣通议大夫行内侍省常侍、赐紫金鱼袋李某,祭于百神之灵。”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人皆疑而问之。 若水 勌於酬辩,録 唐 故事一番在袖中,人问者,輙示之。”参阅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
(2).比喻高官显爵。 宋 梅尧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腰佩金鱼服金带,榻前拜跪称圣皇。”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侵南》:“手中持玉节,腰下佩金鱼,脱却戎服。”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之二:“逢时休羡金鱼佩,对景思倾药王船。”
《國語辭典》:鲸鱼(鯨魚)  拼音:jīng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目。外形似鱼,但用肺呼吸,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生活于海洋,胎生,鼻孔在头顶上,故常露出水面呼吸。皮肉可食,脂肪可制油,亦供医药、工业用。
分類:鲸鱼撞钟
《國語辭典》:鲸鲵(鯨鯢)  拼音:jīng ní
1.凶猛吞食小鱼的鲸和鲵。比喻凶暴不义之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猿公妙术,出匣来戮尽鲸鲵。」
2.无罪而被杀戮的人。《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妻子无辜,并为鲸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