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42,分1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鱼钥
鱼梁
溪鱼
鱼戏
鱼尾
烹鱼
鱼儿
小鱼
木鱼
河鱼
鸢鱼
豚鱼
鱼丽
龟鱼
知鱼
《漢語大詞典》:鱼钥(魚鑰)
鱼形的锁。 南朝 梁简文帝 《秋闺夜思》诗:“夕门掩鱼钥,宵牀悲画屏。” 宋 欧阳修 《清明赐新火》诗:“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 清 黄遵宪 《夜渡苏彝士河》诗:“云歛天高暑渐清,沉沉鱼钥夜三更。”
分類:鱼形
《國語辭典》:鱼梁(魚梁)  拼音:yú liáng
顺水势设障孔以捕鱼的装置。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邱记〉:「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骈字类编》:溪鱼(溪鱼)
后山诗话鲁直有痴弟畜漆琴而不御虫虱入焉鲁直嘲之曰龙池生壁虱而未有对鲁直之兄大临旦见床下以溺器畜生鱼问知其弟也大呼曰我有对矣乃虎子养溪鱼也 储光羲渔父词见泽鱼下杜荀鹤题仇处士郊居诗见岩果下
《骈字类编》:鱼戏(鱼戏)
南北朝 丘迟 巢空初鸟飞,荇乱新鱼戏。
唐 卢照邻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其二 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唐 张说 清远江峡山寺 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禽惊格磔起,鱼戏噞喁繁。
唐 朱庆馀 凤翔西池与贾岛纳凉 蝶飞逢草住,鱼戏见人沉。
唐 陆龟蒙 相和歌辞 其一 江南曲 鱼戏莲叶间,参差隐叶扇。
《韵府拾遗 支韵》:古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國語辭典》:鱼尾(魚尾)  拼音:yú wěi
1.鱼的尾部。唐。白居易〈南池早春有怀〉诗:「筛筛鱼尾掉,瞥瞥鹅毛换。」唐。杜牧 即事诗:「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2.比喻眼角的皱纹。《金瓶梅》第二九回:「你行如摆柳,必主伤妻;鱼尾多纹,定终须劳碌。」
3.一种古书版刻标识。在书叶中缝有鱼尾形的丙字标记,作为间隔文字或题记书名之用。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三出:「则见没掂三展花分鱼尾册,无赏一挂日子虎头牌。」
《漢語大詞典》:烹鱼(烹魚)
诗·桧风·匪风:“谁能亨鱼?溉之釜鬵。” 毛 传:“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亨,“ 烹 ”的古字。后以喻治民。 宋 王应麟 玉海·帝学·庆历迩英阁讲诗:“三月戊午讲《匪风》‘谁能亨鱼’。上曰:‘ 老子 谓治民若烹小鲜,义近是乎?’ 丁度 曰:‘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参见“ 烹小鲜 ”。
分類:治民
《漢語大詞典》:烹小鲜(烹小鮮)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河上公 注:“鲜,鱼。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后比喻治国便民之道。 唐 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诗:“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烹小鲜之讹:“ 老子 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言烹小鱼者不事割鳞剖腹,意在简便耳。”
《国语辞典》:鱼儿(鱼儿)  拼音:yú ér
鱼。如:「河川没有污染,鱼儿才能悠游自在的在水中生活。」
分类:
《漢語大詞典》:小鱼
小的或新近孵化的鱼
很小的成鱼
《國語辭典》:木鱼(木魚)  拼音:mù yú
一种佛教法器。相传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道。形制有二:一为挺直鱼形,用来粥饭或集众、警众,悬挂在寺院走廊上。一为圆状鱼形,诵经时所用,放在案上。明、清以来,民间音乐和潮剧、粤剧中常用到木鱼。使木鱼除法器外兼具乐器功能。唐。司空图〈上陌梯寺怀旧僧〉诗:「松日明金像,山风响木鱼。」《水浒传》第四五回:「若怕五更睡著了,不知省觉,却那里寻得一个报晓的头陀,买他来后门头大敲木鱼,高声叫佛,便好出去。」
《漢語大詞典》:河鱼(河魚)
(1).河中鱼类的统称。《淮南子·俶真训》:“故河鱼不得明目,穉稼不得育时,其所生者然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八年﹞ 河 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2).见“ 河鱼腹疾 ”。
分類:河中鱼类
《國語辭典》:河鱼腹疾(河魚腹疾)  拼音:hé yú fù jí
鱼类腐烂先从腹部开始,因用以比喻腹泻。《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也作「河鱼之患」、「河鱼之疾」。
《漢語大詞典》:鸢鱼(鳶魚)
见“ 鳶飞鱼跃 ”。
《國語辭典》:鸢飞鱼跃(鳶飛魚躍)  拼音:yuān fēi yú yuè
鸢,老鹰。鸢飞鱼跃指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语本《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比喻万物任其天性而动,各得其所。宋。陆游 瑞庆节贺表:「岳贡川珍,猥预骏奔之末。鸢飞鱼跃,承依洪造之中。」也作「鱼跃鸢飞」。
《國語辭典》:豚鱼(豚魚)  拼音:tún yú
1.豚与鱼。《新唐书。卷一四一。邓景山传》:「待上宾,惟豚鱼而已。」
2.河豚的别名。参见「河豚」条。
《國語辭典》:鱼丽(魚麗)  拼音:yú lì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鱼丽,美万物盛多能备礼也。」或以为燕飨之乐也。首章二句为:「鱼丽于罶,鲿鲨。」
《漢語大詞典》:鱼丽阵(魚麗陣)
亦作“ 鱼丽陈 ”。 古代战阵名。左传·桓公五年“为鱼丽之陈” 晋 杜预 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闕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陈法。” 南朝 梁 吴均 《战城南》诗:“五歷鱼丽阵,三入九重围。”文苑英华卷一九六引作“鱼丽陈”。 唐 贺朝 《从军行》:“鱼丽阵接塞云平,雁翼营通海月明。”《东周列国志》第九回:“ 庄公 ( 郑庄公 )曰:‘鱼丽阵如何?’ 高渠弥 曰:‘甲车二十五乘为偏,甲士五人为伍。每车一偏在前,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后,塞其闕漏。车伤一人,伍即补之,有进无退。此阵法极坚极密,难败易胜。’”亦省称“ 鱼丽 ”。文选·张衡〈东京赋〉:“鹅鸛鱼丽,箕张翼舒。” 薛综 注:“鹅鸛、鱼丽,并阵名也。” 唐 张巡 《守睢阳作》:“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清 顾炎武 《江上》诗:“黄旗既隼张,戈船亦鱼丽。”
分類:战阵
《骈字类编》:龟鱼(龟鱼)
唐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新亭 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唐 陈陶 竹十一首 其十 会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把上天。
宋 苏轼 观开西湖次吴左丞韵 尽放龟鱼还绿浦,肯容萧苇障前坡。
元 洪希文 陪东泉郡公作霖料院登楫江水亭 瓦栋龟鱼知客至,水天霞鹜背人飞。
《韵府拾遗 鱼韵》:知鱼(知鱼)
苏轼诗子今知我我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