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鲁诗(魯詩)  拼音:lǔ shī
汉时鲁人申公培所传的诗。
《漢語大詞典》:鲁语(魯語)
(1). 宋 时 蜀 人用以称中原语音。 宋 范成大 《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耳畔逢人无鲁语,鬢边随我是 吴 霜。”自注:“ 蜀 人乡音极难解,其为 京洛 音,輒谓之‘虏语’。或是僭伪时以中国自居,循习至今不改也,既又讳之,改作‘鲁语’。” 宋 范成大 《送同年朱师古》诗:“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鲁语。”自注:“ 蜀 人以中原语音为鲁语。”
(2).指论语。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追远之説, 鲁 语存焉。”按,论语·学而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之说。
分類:中原语音
《國語辭典》:鲁班(魯班)  拼音:lǔ bān
春秋时鲁国的巧匠。参见「公输般」条。
《漢語大詞典》:鲁鸡(魯雞)
大鸡。庄子·庚桑楚:“ 越 鸡不能伏鵠卵, 鲁 鸡固能矣。” 陆德明 释文引 向秀 曰:“ 越 鸡,小鸡也,或云 荆 鸡也。 鲁 鸡,大鸡也,今 蜀 鸡也。” 唐 韩愈 《守戒》:“ 鲁 鸡之不期, 蜀 鸡之不支。” 清 姚鼐 《赏番图为李西华侍郎题》诗:“於今絶域覆腋胠, 鲁 鸡伏鵠如 蜀 雓。”
分類:向秀
《漢語大詞典》:鲁连书(魯連書)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齐 田单 攻 聊城 岁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鲁连 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 燕 将…… 燕 将见 鲁连 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 燕 ,已有隙,恐诛;欲降 齐 ,所杀虏於 齐 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杀。 聊城 乱, 田单 遂屠 聊城 。”后以“鲁连书”谓以文克敌,不战而胜。 唐 李白 《奔亡道中》诗之三:“仍留一隻箭,未射 鲁连 书。” 宋 苏轼 《送蒋颖叔帅熙河》诗:“愿为 鲁连 书,一射 聊城 笴。”
分類:克敌
《國語辭典》:鲁男子(魯男子)  拼音:lǔ nán zǐ
鲁国有一男子,独住一屋,一夜暴风雨,邻居寡妇的房舍坏了,便前往鲁男子住处,欲借宿一夜,鲁男子毅然拒绝她。见《诗经。小雅。巷伯》。后泛称不受女色诱惑的男子。《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自古以来,只有一个柳下惠坐怀不乱。那鲁男子既知不及,风雪之中,就不肯放妇人进门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深夜美人来至,遮莫是柳下惠、鲁男子也忍耐不住,怎教我不动心?」
《漢語大詞典》:顽鲁(頑魯)
亦作“ 顽卤 ”。
(1).顽劣愚钝,不敏锐。 汉 王充 论衡·命禄:“或时下愚而千金,顽鲁而典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明 夏完淳 《刘文学感遇》诗:“小臣顽鲁质,元后谬一顾。”
(2).谓不锋利。 宋 曾巩 《送欧阳员外归觐滁州舍人》诗:“顾我齿诸本,渐磨苦顽鲁。”
(3).愚妄而粗野。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此处官浊吏弊,人民顽卤。”
《漢語大詞典》:鲁麟(魯麟)
指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所猎获的麒麟。相传 孔子 感获麟,《春秋》至此而辍笔。 明 黄佐 《卧暄》诗:“ 鲁 麟获已久,礼乐日以新。”参见“获麟”。
《漢語大詞典》:获麟(獲麟)
(1).指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 孔子 作春秋至此而辍笔。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杜预 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 仲尼 伤 周 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脩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一:“希圣如有立,絶笔於获麟。”
(2).指 春秋 末期。史记·太史公自序:“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餘年,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絶。”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祖 通 ﹞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歷 秦 汉 至於 后魏 ,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独至获麟以后,迄於 秦始 ,实为 中国 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
(3).指 汉武帝 太始 二年捕获白麟事。《汉书·武帝纪》:“往者( 太始 二年)朕郊见上帝,西登 陇首 ,获白麟以馈宗庙。”后汉书·班彪传:“ 孝武 之世,太史令 司马迁 ……据 楚 汉 列国时事,上自 黄帝 ,下讫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篇。”
(4).喻指著作的绝笔。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智,余将养性养神,获麟於《金楼》之制。” 唐 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之一:“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漢語大詞典》:鲁圣(魯聖)
(1).指 孔子 。 唐 鲍溶 《寓兴》诗:“ 鲁圣 虚泣麟, 楚 狂浪歌凤。” 唐 陆龟蒙 《袭美先辈复示荣唱再抒鄙怀用伸酬谢》诗:“粤若 鲁圣 出,正当 周 德衰。”
(2).指 鲁班 。 郭沫若 《东风集·在西安参观工厂》:“ 阿房 遗址成场厂, 鲁圣 前规见表仪。”自注:“‘鲁圣’指 鲁班 ,民间称为圣人。”
分類:孔子鲁班
《漢語大詞典》:鲁二生(魯二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 使徵 鲁 诸生三十餘人。 鲁 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叔孙通 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后因以“鲁二生”指保持儒家节操,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时变者。 清 钱谦益 《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诗之二:“长吟颇惜 齐 三士,抚卷谁知 鲁 二生!” 李光 《赠穉兰》诗:“知君不为 鲁 二生,知君不为 汉 四皓。”亦作“ 鲁两生 ”。 清 谭嗣同 《咏史》之一:“遐哉 鲁 两生,韜修谢干羽。”
《国语辞典》:贾鲁(贾鲁)  拼音:jiǎ lǔ
人名。(西元1297~1353)字友恒,元高平人。顺帝时黄河决堤,任为总治河防使,以八月之功,河复故道。拜集贤殿大学士,后讨红巾贼,卒于军。
《漢語大詞典》:质鲁(質魯)
质朴鲁钝。世说新语·品藻“ 曹蜍 、 李志 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言人皆如 曹 李 质鲁湻慤,则天下无姦民,可结绳致治。”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褒赠伊川:“而浮伪之徒……外示恬默,中实躁竞;外示质鲁,中实姦滑。”明史·周遇吉传:“京营将多勛戚中官子弟,见 遇吉 质鲁,意轻之。”
分類:质朴鲁钝
《國語辭典》:鲁般(魯般)  拼音:lǔ bān
春秋时鲁国的巧匠。参见「公输般」条。
分類:鲁般
《國語辭典》:鲁班(魯班)  拼音:lǔ bān
春秋时鲁国的巧匠。参见「公输般」条。
《漢語大詞典》:鲁弱(魯弱)
愚鲁弱小。 清 唐甄 潜书·善施:“惠人之道,必先鲁弱;强有力者次之;敏多求者次之;忠献之后次之。”
分類:愚鲁弱小
《国语辞典》:鲁迅(鲁迅)  拼音:lǔ xùn
人名。(西元1881~1936)中国现代小说家。浙江省绍兴县人,本名周树人。作品思想深刻,具体反映中国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在艺术上,融冶中外小说的技法而别开新局,好以讽刺的笔法,针砭中国社会的病态与人性弱点。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编为《鲁迅全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