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嬴棺费鲍鱼
 
鲍车

相关人物
李斯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例句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李贺 苦昼短

欲厌东南气,翻伤掩鲍车。 李显 幸秦始皇陵

典故
沙丘鲍鱼
 
辒凉骨臭
 
鲍鱼腥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64~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國語辭典》:鲍鱼(鮑魚)  拼音:bào yú
1.湿的腌鱼,味腥臭。《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孔子家语。卷四。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2.一种海产贝类,肉质鲜美。参见「鲍」条。
《国语辞典》:鲍鱼菇(鲍鱼菇)  拼音:bào yú gū
植物名。一种常食用的蕈菇类蔬菜。侧耳科北风菌属,子实体略平展,菇背具波状菌褶,菌肉白色,形似鲍鱼,故称为「鲍鱼菇」。
《漢語大詞典》:鲍鱼之次(鮑魚之次)
见“ 鲍鱼之肆 ”。
《國語辭典》:鲍鱼之肆(鮑魚之肆)  拼音:bào yú zhī sì
卖腌鱼的店铺。比喻臭秽的地方、恶劣的环境或小人聚集的场所。汉。刘向《说苑。卷一七。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卷四。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國語辭典》:鲍鱼之肆(鮑魚之肆)  拼音:bào yú zhī sì
卖腌鱼的店铺。比喻臭秽的地方、恶劣的环境或小人聚集的场所。汉。刘向《说苑。卷一七。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卷四。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国语辞典》:鳆鱼(鳆鱼)  拼音:fù yú
鲍鱼的别名。参见「鲍鱼」条。
分类:鲍鱼
《漢語大詞典》:石鳆(石鰒)
一种海生软体动物。俗称鲍鱼。肉味鲜美;壳入药,并为镶嵌螺钿的材料。
《国语辞典》:佛跳墙(佛跳墙)  拼音:fó tiào qiáng
著名的福州菜。使用材料包括鲍鱼、鱼翅、排骨、鹌鹑蛋、芋头、香菇等,以钵焖煮。佛跳墙乃形容其美味至极,连佛闻香亦会踰墙而来。如:「佛跳墙这道名菜,已成为今日喜庆筵席中必备的佳肴。」
《漢語大詞典》:鲍室(鮑室)
存放鲍鱼的房室。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同人》:“败鱼鲍室,臭不可息。上山履涂,归伤我足。”
《漢語大詞典》:鲍舍(鮑舍)
存放鲍鱼的房舍。 汉 焦赣 《易林·损之大过》:“狐济濡尾,求橘得枳。 季妣 怀悔,鲍舍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