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屋韵》:挺鹿
郝经诗:查牙折角获挺鹿,模糊生血禽孤罴。
《漢語大詞典》:使鹿
见“ 使鹿鄂伦春 ”。
《骈字类编》:狼鹿
宋 苏轼 凤翔八观,并叙 其一 石鼓歌 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
《骈字类编》:牛鹿
齐民要术食经曰:苞䐑法:用牛、鹿头、肫蹄白煮柳叶,细切,择去耳、口、鼻、舌,又去恶者蒸之。
《韵府拾遗 微韵》:鹿衣
高士传:善卷赞逖矣善卷,君尧北面。鹿衣牧世,自臻从劝。
《骈字类编》:鹿水
山海经南山经:区吴之山,无草木,多砂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茅亭客话:陵州籍县鹿水溪村民康化者。雍熙乙酉岁秋。有牧童晚归值雨。见溪中有大蛇引小蛇。蟠蜿屈曲于泥中。自大至小。曳泥上岸。入一穴内。至末者曳泥窒其穴口。并无踪由。其童惊骇。目瞠口禁不能言。至前春启蛰时。方稍得语。父母问其不语之由。方说溪中所见之物矣。
《漢語大詞典》:鹿铤(鹿鋌)
亦作“ 鹿挺 ”。 《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鋌而走险,急何能择!”后以“鹿鋌”比喻为赴险犯难。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强者鹿鋌,弱者雉经。”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穆富二将》:“ 川 楚 教匪窃发,鹿挺兽骇,蔓延三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不速作转计,鹿鋌鱼烂,即在目前。”
《分类字锦》:倚鹿
后汉书舆服志:公列侯安车,朱班轮,倚鹿较,伏熊轼,皂缯盖,黑轓右騑。又谢承后汉书:郑弘迁临淮太守,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大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挟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必为宰相。
分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