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64,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鹿幦
鹿那
鹿麑裘
鹿泅
鹿躯
鹿角菜
麚鹿
豭鹿
指鹿为马
指鹿作马
馀干白鹿
瘗鹿后园
以鹿为马
逐亡鹿
逐鹿中原
《漢語大詞典》:鹿幦
鹿皮所作的覆苓。用以挡风尘。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大夫齐车鹿幦豹犆。” 郑玄 注:“幦,覆苓也。” 孔颖达 疏:“苓,即式也。”
分類:鹿皮风尘
《骈字类编》:鹿那
北史奚斤传:车驾西巡,诏斤先驱,讨越勒部于鹿那山,大破之。
《漢語大詞典》:鹿麑裘
泛指鹿皮大衣。 南唐 陈陶 逸句:“一鼎雄雌金液火,十年寒暑鹿麑裘。”按,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引作“鹿霓衣”。
《骈字类编》:鹿泅
袁山松白鹿诗序:荆门山临江,皆绝壁峭峙,壁立百馀丈,亘带激流,禽兽所不能履。北岸有一白鹿泅过江,行人见之,乘力竞逐,谓至山下必得鹿,忽然若飞,超冈而去。于今此壁谓之白鹿。
《骈字类编》:鹿躯(鹿躯)
梁书张率传:河南国献舞马,诏率赋之,曰:摧龙首,回鹿躯,睨两镜,蹙双凫。
《國語辭典》:鹿角菜  拼音:lù jiǎo cài
植物名。红藻类的杉苔科鹿角菜属。丛生于海滨岩石上,体有小盘状之根,丛生,茎极短,圆柱状,枝常扁圆或扁平,数回叉状向外辐射分枝。囊果隆起,球状或半球状。可供食用及藻胶原料。
《漢語大詞典》:麚鹿
雄鹿。太平广记卷四四三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杂说:“或作麀鹿声,则麚鹿毕集,盖为牝声所诱。”
《骈字类编》:豭鹿
元 周伯琦 立秋日书事五首 其四 鸨凫随矢落,豭鹿应弦迷。
《國語辭典》:指鹿为马(指鹿為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本指赵高献给秦二世一只鹿,故意指称是马,并问臣子是鹿或马,而将答鹿者暗中杀害,使群臣畏惧自己,以谋篡位。典出《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比喻颠倒是非。《周书。卷一。文帝纪上》:「欢威福自己,生是乱阶,缉构南箕,指鹿为马。」《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也作「指鹿作马」。
《漢語大詞典》:指鹿作马(指鹿作馬)
见“ 指鹿为马 ”。
《國語辭典》:指鹿为马(指鹿為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本指赵高献给秦二世一只鹿,故意指称是马,并问臣子是鹿或马,而将答鹿者暗中杀害,使群臣畏惧自己,以谋篡位。典出《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比喻颠倒是非。《周书。卷一。文帝纪上》:「欢威福自己,生是乱阶,缉构南箕,指鹿为马。」《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也作「指鹿作马」。
《分类字锦》:馀干白鹿(馀干白鹿)
述异记:馀干县有白鹿,土人皆传千年矣。晋成帝遣人捕得,有铜牌在角后,书云:汉元鼎二年,临江所献白鹿。
分类:麋鹿
《分类字锦》:瘗鹿后园(瘗鹿后园)
明皇杂录:润州刺史韦诜。自以族望清华。尝求子婿。遇岁除。日闲无事。登城眺览。见数人方于园圃有所瘗。诜异之。召吏指其所。使访求焉。吏还白曰。所见乃参军裴宽所居也。令与宽俱来。诜诘其由。宽曰。某常自戒。义不以苞苴污其家。今日有人遗鹿。置之而去。既不能自欺。因与家童瘗于后园。以全其所守。不谓太守见之。诜因降阶曰:某有息女,愿授君子。裴拜谢而去。
分类:节操
《漢語大詞典》:以鹿为马(以鹿爲馬)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汉 陆贾 新语·辨惑:“ 秦二世 之时, 赵高 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 高 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 高 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羣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参见“ 指鹿为马 ”。
《國語辭典》:指鹿为马(指鹿為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本指赵高献给秦二世一只鹿,故意指称是马,并问臣子是鹿或马,而将答鹿者暗中杀害,使群臣畏惧自己,以谋篡位。典出《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比喻颠倒是非。《周书。卷一。文帝纪上》:「欢威福自己,生是乱阶,缉构南箕,指鹿为马。」《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也作「指鹿作马」。
《漢語大詞典》:逐亡鹿
喻争夺统治权。 宋 叶适 《梁父吟》:“竞鈇鉞而日弊兮,逐亡鹿而裂其髀肩。”参见“ 逐鹿 ”。
《國語辭典》:逐鹿  拼音:zhú lù
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为猎取的对象,比喻帝位,逐鹿意指争夺政权。如:「逐鹿中原」、「群雄逐鹿」。也作「争鹿」。
《國語辭典》:逐鹿中原  拼音:zhú lù zhōng yuán
比喻争夺天下。《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暴秦无道,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分類:争夺天下
《國語辭典》:逐鹿  拼音:zhú lù
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为猎取的对象,比喻帝位,逐鹿意指争夺政权。如:「逐鹿中原」、「群雄逐鹿」。也作「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