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70,分312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黄绮
黄麻
黄泥
黄犬
黄头
黄檗
黄杨
黄子
淡黄
黄图
黄岩
草黄
黄裳
黄帽
黄独
《漢語大詞典》:黄绮(黄綺)
(1). 汉 初 商山 四皓中之 夏黄公 、 绮里季 的合称。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六:“咄咄俗中愚,且当从 黄 綺 。” 明 万寿祺 《入沛宫》诗:“我亦远随 黄 綺 去, 东山 重唱《采芝歌》。”
(2).黄色的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元史·礼乐志二:“琴十,一絃、三絃、五絃、七絃、九絃者各二……俱以黄綺夹囊贮之。”
《國語辭典》:黄麻(黃麻)  拼音:huáng má
植物名。田麻科黄麻属,亚灌木。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两面无毛,粗锯齿缘,最下方锯齿延长成丝状。夏至秋开黄花,单生或聚伞花序。蒴果球形。其茎皮纤维可制绳袋等物,根与叶可入药,对子宫出血、膀胱结石等病症具有疗效。
《漢語大詞典》:黄泥
(1).黄土;泥土。 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2).犹黄泉。 汉 应玚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 明 刘基 《病妇行》:“不辞瞑目归黄泥,泉下常闻儿夜啼。”参见“ 黄泉 ”。
《國語辭典》:黄泉(黃泉)  拼音:huáng quán
称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一说为古代认为天地玄黄,而泉在地下,所以称为「黄泉」;一说为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泉水因黄土而变黄,故称为「黄泉」。《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漢語大詞典》:黄犬
(1).猎犬。史记·李斯列传:“ 二世 二年七月,具 斯 五刑,论腰斩 咸阳 市。 斯 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晋 向秀 《思旧赋》:“昔 李斯 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唐 李白 《襄阳歌》:“ 咸阳 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明杨珽《龙膏记·脱难》:“且向那势利塲中弄滑,把英雄来叱咤。到头来燃脐有样,黄犬堪嗟。”
(2).指 晋 陆机 的黄耳犬。 机 有犬曰黄耳,曾为 机 长途传递书信。事见 晋 祖冲之 述异记。后遂以“黄犬”为信使的代称。 宋 秦观 《别程公闢给事》诗:“裘敝黑貂霜正急,书传黄犬岁将穷。”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越越的青鸞信杳,黄犬音乖。” 明单本《蕉帕记·备聘》:“佳兆托红鸳,好信凭黄犬。”
《漢語大詞典》:黄头(黄頭)
(1).指水军。汉书·枚乘传:“ 汉 知 吴 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 江 而下。”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羽林黄头郎,习水战者也。”《梁书·元帝纪》:“羽林黄头之士,虎賁緹骑之夫,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 嵩 华 倒拔。”参见“ 黄头郎 ”。
(2).船夫。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命黄头之千奴,卷 震泽 而与俱还。” 明 李东阳 《蒋御医黄头月桂图》诗:“君不见,江花欲落江水深,凭仗黄头过江去。” 清 厉鹗 《湖船录·浮海槛》:“ 黄贞父 仪部,用巨竹为泭,浮湖中……两黄头刺之而行。”参见“ 黄头郎 ”。
(3).童仆。 唐 戎昱 《赠别张驸马》诗:“华堂金屋别赐人,细眼黄头总何在?”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独孤遐叔》:“復有公子女郎共十数辈,青衣黄头亦十数人,步月徐来,言笑宴宴。”
(4).指年轻人。 唐 陈子昂 《堂弟孜墓志铭》:“黄头之子白服人,嗟尔黄头兮勿伤神。” 明 袁宏道 《叙咼氏家绳集》:“昔 陶氏 五男,不好纸笔,而 遂溪 之后,云蔚霞起,岂黄头歷齿所敢望哉!”参见“ 黄头小儿 ”。
(5). 黄头女真 的省称。 宋 陆游 《长歌行》:“ 黄头 汝小丑,污我《王会篇》。” 宋 陆游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之二:“当时《王会图》,岂数汝 黄头 。”自注:“所谓 黄头女真 。”
(6).犹黄冠。指道士。 清 钱谦益 《天童密云禅师悟公塔铭》:“惩黄头之左道,礼白足於耆年。” 清 钱谦益 《王兆吉六十序》:“继之以黄头之邪宗, 紫姑 之厠鬼,蛇神狐妖,更互梟乱。”
(7).鸟名,体似麻雀,羽色黄润,趾爪刚强,善斗。人或饲之为斗鸟。 宋 王质 《林泉结契·黄头儿》:“身全黄,足白或黑,腹白,夏多闻,秋稍息,鏖战至死不声,以作声为负。” 明 文震亨 长物志·百舌画眉鸜鹆:“更有小鸟名黄头,好鬭,形既不雅,尤属无谓。”
《國語辭典》:黄头郎(黃頭郎)  拼音:huáng tóu láng
船夫。汉代船夫都戴黄帽,故称为「黄头郎」。《史记。卷一二五。佞幸传。序》:「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后穿。」也称为「黄帽」。
《漢語大詞典》:黄头小儿(黄頭小兒)
刚生的婴儿。南史·沈庆之传:“ 庆之 厉声曰:‘今方兴大事,而黄头小儿皆参预,此祸至矣,宜斩以徇众。’”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男女始生为黄头小儿,言其如婴儿,未有知识也。”
分類:婴儿
《國語辭典》:黄檗(黃蘗)  拼音:huáng bò
植物名。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五至十三枚,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呈波状或细锯齿。花单性,雌雄异株,顶生圆锥花序。核果球形,蓝黑色,大如黄豆,有特殊香气及苦味。其茎可作染料,而果实、根、树皮皆可入药,味苦,有清热、解毒等功用。木理坚致,色黄,为珍贵木料。也称为「黄柏」。
《漢語大詞典》:黄杨(黄楊)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披针形或卵形,花黄色而有臭味。木材淡黄色,木质致密,可以做雕刻的材料。
《國語辭典》:黄子(黃子)  拼音:huáng zǐ
1.比喻小孩子。《红楼梦》第四○回:「下作黄子,没乾没净的乱闹。」
2.螃蟹体内的卵巢和消化腺。可食,味道鲜美,因颜色橘黄,故称为「黄子」。也称为「蟹黄」。
《分类字锦》:淡黄
释齐已对菊诗: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淡黄。
分类:淡黄采色
《漢語大詞典》:黄图(黄圖)
(1).书名。三辅黄图的略称。隋书·经籍志二:“《黄图》一卷,记 三辅 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畤等事。” 清 顾炎武 《帝京篇》:“赤县名 三亳 ,《黄图》号二京。”亦泛称记载京都形胜的著作。 宋 郑樵 《〈通志〉总序》:“都邑之本,金汤之业,史氏不书,黄图难考。” 清 钮琇 《〈觚賸〉序》:“ 桥山 陵寝,绘以黄图。”
(2).借指畿辅、京都。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拥 狼望 於黄图,填 卢山 於赤县。” 倪璠 注:“兹云‘黄图’,谓畿辅也。” 唐 骆宾王 《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诗:“白云乡思远,黄图归路难。” 陈熙晋 笺注:“言京城也。” 清 顾炎武 《京师作》诗:“紫塞吟悲笳,黄图布毡帐。”
(3).借指 中国 。 唐 王勃 《九成宫颂》:“曦望环周,未出黄图之域。” 唐 杨炯 《和辅先入昊天观》:“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 清 林则徐 《祭文》:“於戏!有 汾 澮 以流其恶,况茫乎碧澥沧溟,虽蛮貊之邦可行,勿污我黄图赤县,幸邀肸蠁,鉴此肫诚。”
《骈字类编》:黄岩(黄岩)
唐 吕岩 赠刘方处士 年来摘得黄岩翠,琪树参差连地肺。
《韵府拾遗 咸韵》:水经注黄岩水源出辽山县西黄冈下全芳备祖韩彦直橘录但知乳柑出于泥山独不知出于天台之黄岩出于泥山者固奇出于黄岩者尤天下奇也
《骈字类编》:草黄
唐 韩翃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漢語大詞典》:黄裳
(1).黄色的下衣。易·坤:“六五:黄裳,元吉。” 高亨 注:“元,大也。裳,裙也,裤也。 周 人认为黄裳是尊贵吉祥之物,代表吉祥之征,故筮遇此爻大吉……黄裳黄裙内服之美,比喻人内德之美,故大吉。”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怀表履之幽贞,保黄裳之元吉。”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八年:“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圣,握乾纲而归坤纽,非黄裳之吉象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再说到衣履,有黄裳、鞶带、履、朱绂、赤绂、袂等字样。”
(2).指嫡妻。语出《诗·邶风·绿衣》:“緑兮衣兮,緑衣黄裳。” 郑玄 笺:“妇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今衣黑而裳黄,喻乱嫡妾之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徘徊自想,怕他緑衣妬杀黄裳。”
(3).指太子。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歌储宫》诗:“黄裳元吉,邦家以寧。”
《國語辭典》:黄帽(黃帽)  拼音:huáng mào
船夫。汉代船夫都戴著黄帽子,故称为「黄帽」。宋。姜夔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诗:「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也称为「黄头郎」。
《漢語大詞典》:黄独(黄獨)
植物名。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脛。” 仇兆鳌 注:“又曰:黄独,状如芋子,肉白皮黄,蔓延生,叶似萝摩, 梁 汉 人蒸食之, 江 东谓之土芋。 陈藏器 《本草》:黄独,遇霜雪,枯无苗,盖蹲鴟之类。 蔡梦弼 引别注云:黄独,岁飢土人掘以充粮,根惟一颗而色黄,故谓之黄独。其説是也。” 宋 范成大 《古风送南卿》:“粱肉岂不珍,瀹雪煮黄独。” 清 赵翼 《连日无蔬菜至平戞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而纪以诗》:“可怜老饕穷,何处得新蔌。每行林壑间,輒思劚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