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晓世(曉世)
使世人知晓。 宋 欧阳修 《删正〈黄庭经〉序》:“吾欲晓世以无僊而止人之学者,吾力顾未能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先生不信风水之説,《题金山郭璞墓》云:‘云根浮浪花……葬师 郭璞 墓。’晓世之意,隐然言外。”
分類:世人知晓
《漢語大詞典》:训世(訓世)
谓教诲世人。晋书·束晳传:“将研《六籍》以训世,守寂泊以镇俗。”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康僧会:“ 会 对曰:‘夫明主以孝慈训世,则赤马翔而老人见;仁德育物,则醴泉涌而嘉苗出。’”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无闷子录遯翁苦口》:“余谓古人以格言训世者多矣,未闻因此致仇,况秖辑儒先语録乎?”
分類:教诲世人
《漢語大詞典》:诳世(誑世)
欺骗世人。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南阳张伯大》:“饰虚矜伪,誑世耀名。” 明 李贽 《与友人书》:“是以幸不见燬於 秦 ,其精者又徒説道理以誑世,何益於人生日用参赞化育事耶!”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谈者或曰:崇 孔 教者,所以旁慰沙门,使 蒙古 、 西藏 无携志。此尤誑世之言。”
分類:欺骗世人
《漢語大詞典》:渡世
济世,救助世人。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五》:“此见圣贤都急於渡世,非 子贡 求而 孔子 待也。” 鲁迅 《准风月谈·扑空》:“而这 颜氏 的渡世法,竟打动了 施先生 的心了,还推荐于青年,算是‘道德修养’。”
《漢語大詞典》:驱世(驅世,敺世)
驱世:驱使世人。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官常二:“惟求一切便民,虽驱世笑我以 黄 老 不顾也。”
敺世:举世。战国策·赵策二:“世有顺我者,则 胡 服之功未可知也。虽敺世以笑我, 胡 地 中山 吾必有之。”
《漢語大詞典》:戒世
告戒世人。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雍也篇二三:“此章是夫子苦口戒世语,不当如是。”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然笔能杀人,犹有或知之者;至笔之杀人较刀之杀人,其快其凶更加百倍,则未有能知之而明言以戒世者。”
分類:告戒世人
《漢語大詞典》:闭迹(閉跡)
谓不与世人交往。
《漢語大詞典》:梵嫂
世人对僧妻的称呼。 宋 陶谷 清异录·梵嫂:“ 相国寺 星辰院 比丘 澄暉 ,以艳倡为妻……忽一少年踵门謁 暉 ,愿置酒参会梵嫂, 暉 难之。” 清 宋长白 柳亭诗话卷十一:“ 鲍令暉 有《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诗,结曰:‘持妾一生泪,经秋復度春。’六朝以前,清规未立,世人呼为梵嫂、师娘者,往往有之。”
分類:世人称呼
《漢語大詞典》:诡世(詭世)
欺骗世人。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赴汤鑊而不迴,至诛夷而无悔,岂徒欲诡世夸俗,厌生乐死者哉!”新唐书·萧铣传赞:“观 铣 武虽不足,文有餘矣,大抵盗仁义,诡世乱俗者,圣人所必诛。”
分類:欺骗世人
《國語辭典》:过世(過世)  拼音:guò shì
1.死去。《文明小史》第四一回:「被他参的那位军机大臣也过世了,朝内没了他的对头。」
2.超越世人。《庄子。盗蹠》:「今夫此人以为与己同时而生,同乡而处者,以为夫绝俗过世之士焉。」
《漢語大詞典》:强世
劝勉世人。 汉 扬雄 《法言·五百》:“或问:‘礼难,以强世?’曰:‘难,故强世。’” 李轨 注:“言礼事至难。难,可以强世使行。”
分類:劝勉世人
《漢語大詞典》:砥世
劝勉激励世人。 宋 苏轼 《与李方叔书》:“爵禄砥世,人主所事,宰相犹不敢必,而欲责於某可乎。”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东汉 之末,节气辈生, 唐 之中叶,诗之骨干不顿,此砥世维风之一事也。”
《國語辭典》:逸闻(逸聞)  拼音:yì wén
正史未记载的传闻。
《漢語大詞典》:乌宝(烏寳)
元 末 明 初文学家 高明 以文为戏,撰《乌宝传》以讽世人。乌宝隐指当时通行的楮币。 元 谢应芳 《邀高则诚郊居小集》诗:“逢人为説《乌寳传》,此客合贮 黄金臺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乌宝传:“有人出 永嘉 高则诚明 《乌寳传》相示……传曰:‘ 乌寳 者,其先出於 会稽 褚氏 ,世尚儒,务词藻,然皆不甚显。至 寳 ,厌祖父业,变姓名,从 墨氏 游,尽得其通神之术,由是知名。初, 寳 之先,有 钱氏 者,亦以通神之术显,迨 寳 出,而 钱氏 遂废。’”
《國語辭典》:冥籍  拼音:míng jí
阴间记录人寿的簿子。明。刘元卿《贤奕编。多忧》:「稽冥籍,若来世当轮回为女人,所适夫,姓麻哈,回夷族也,貌陋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