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5,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满洲
灵溪
孟门
孟诸
太行山
盗泉
霍山
陈桥
王剪
朝台
蒙泽
辽河
天台山
支祁
营州
《國語辭典》:满洲(滿洲)  拼音:mǎn zhōu
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钦定满洲源流考》卷一:「今汉字作满洲,因洲字义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耳,实则部族而非地名。」参见「满族」条。
2.地名。为满洲族的发祥地。
《漢語大詞典》:灵溪(靈溪,靈谿)
亦作“ 灵谿 ”。
(1).对溪流的美称。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一:“灵谿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晋 支遁 《咏怀诗》之四:“灵溪无惊浪,四岳无埃尘。”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三门临 苦县 ,九井对灵谿。” 唐 李华 《仙游寺》诗:“灵谿自兹去,紆直互纷纠。”
(2).水名。在 浙江 天台 西北。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过 灵溪 而一濯,疏烦想於心胸。” 李善 注:“ 灵溪 ,溪名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 灵溪 恣沿越,华顶殊超忽。”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应缘南国尽南宗,欲访 灵溪 路暗通。”自注:“溪在 天台山 下。”
(3).水名。在 湖北 江陵 西。 南朝 梁 宗夬 《荆州乐》诗之三:“朝发 江津 路,暮宿 灵溪 道。”
(4).水名。在 湖南 永顺 东北。 宋 侯寘 《青玉案·为外大父林下老人寿》词:“牢落 瀟湘 归去未,腊梅开遍,冰蟾圆后,梦断 灵溪 路。”
《漢語大詞典》:孟门(孟門)
(1).古山名。在今 河南 辉县 西。 春秋 时为 晋国 要隘。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齐侯 遂伐 晋 ,取 朝歌 ,为二队,入 孟门 ,登 太行 。” 杜预 注:“ 孟门 , 晋 隘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殷紂 之国,左 孟门 ,右 太行 。” 唐 长孙佐辅 《对镜吟》:“开帘览镜悲难语,对面相看 孟门 阻。”
(2).古山名。在 陕西 宜川 东北、 山西 吉县 西,绵亘 黄河 两岸,又称 龙门 上口。山海经·北山经:“ 孟门 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堊,多涅石。” 郭璞 注引尸子:“ 龙门 未闢, 吕梁 未凿, 河 出於 孟门 之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孟门 ,即 龙门 之上口也。实谓 黄河 之巨阨,兼 孟津 之名矣。”
《漢語大詞典》:孟诸(孟諸)
亦作“ 孟猪 ”。亦作“ 孟瀦 ”。 古泽薮名。在今 河南 商丘 东北、 虞城 西北。书·禹贡:“导 菏泽 ,被 孟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余赐女孟诸之麋。” 杜预 注:“ 孟诸 , 宋 泽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浮 渤澥 ,游 孟诸 。” 张守节 正义:“《周礼·职方氏》:‘ 青州 藪曰 望诸 。’ 郑玄 云:‘ 望诸 , 孟瀦 也。’”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野 ,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谁怜寂寞 高常侍 ,老去狂歌忆 孟诸 。” 清 劳伯言 《书愤》诗之二:“石填沧海殊 精卫 ,敌纵邻封作 孟猪 。”
《國語辭典》:太行山  拼音:tài háng shān
山名。起自河南省济源市,向北绵延至北京市门头沟区,全长约四百馀公里,山体若断若续,山名随地而异。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也是山西与河北、河南两省的界山。
《國語辭典》:盗泉(盜泉)  拼音:dào quán
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相传孔子因盗泉之名,于礼不顺,故渴而不饮其水。
《漢語大詞典》:霍山
(1).在 山西省 霍县 东南。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 内曰 冀州 ,其山镇曰 霍山 。” 郑玄 注:“ 霍山 在 彘阳 。”按 彘阳 后汉 时改 永安县 ,即今 山西省 霍县 。
(2). 安徽 天柱山 的别名。在 安徽省 潜山县 。 汉武帝 以 衡山 辽旷,移岳祠于 天柱山 ,以后俗人呼之为南岳,故又名 天柱山 为 霍山 。汉书·武帝纪“登 灊 天柱山 ” 唐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灊音若潜,南岳 霍山 在 灊 , 灊 ,县名,属 庐江 。’ 文颖 曰:‘ 天柱山 在 灊县 南,有祠。’”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禹江山水泽地所在:“ 霍山 为南岳,在 庐江 灊县 西南, 天柱山 也。”
(3).在今 广东省 龙川县 东北。传说 秦 时有 霍龙 避乱隐居于此,遇真人给他金液还生丹,功成仙去。后人因以霍名山。 宋 苏轼 《江涨用过韵》:“已连涨海白,尚带 霍山 緑。” 王文诰 辑注引 查慎行 曰:“《广东旧志》:‘ 霍山 在 龙川县 北一百里。’”
《国语辞典》:陈桥(陈桥)  拼音:chén qiáo
乡镇名。位于河南省开封县东北。古称陈桥驿,宋太祖当年即在此由军士拥立,黄袍加身。
《国语辞典》:王剪(王剪)  拼音:wáng jiǎn
人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秦的名将,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五十里)人。事秦始皇,曾定赵、燕、蓟诸地,后为李信所谗,谢病归里,后信战败,始皇遂用剪策以平荆。
《漢語大詞典》:朝台(朝臺)
台名。又称 朝汉台 。在 广东省 南海县 东北。相传 汉文帝 遣 陆贾 出使 南粤 ,晓之以义,感之以诚,其王 赵佗 遂称臣。因冈作台,北面朝 汉 ,朔望升拜。故名。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唐 刘禹锡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旌节下 朝臺 ,分圭从北回。城头鹤立处,驛树凤栖来。” 唐 许浑 有《朝台送客诗》
《漢語大詞典》:蒙泽(蒙澤)
(1).蒙受恩泽。后汉书·杨厚传:“﹝ 杨统 ﹞ 建初 中为 彭城 令,一州大旱, 统 推阴阳消伏,县界蒙泽。”
(2).地名。 春秋 宋 地。故城在今 河南 商丘 东北。左传·庄公十二年:“ 宋万 弑 閔公 于 蒙泽 。”
《國語辭典》:辽河(遼河)  拼音:liáo hé
河川名。源头有三:一、新辽河源自大兴安岭南麓。二、西辽河源自承德县北方的老图山。三、东辽河源自吉林省哈达山。新辽河与西辽河先于辽源市汇合后,再南流与东辽河汇流,而由辽宁省盘山县注入辽东湾。全长一千四百三十公里。
《國語辭典》:天台山  拼音:tiān tái shān
山名。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北,为仙霞岭的东支。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而得名,形势崇伟。多悬崖飞瀑等名胜,为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漢語大詞典》:支祁
亦作“ 支祈 ”。
(1).水神名。即 无支祁 。 唐 李公佐 《古岳渎经》:“﹝ 夏禹 ﹞乃获 淮 涡 水神,名 无支祁 ,善应对言语,辨 江 淮 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踰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倐忽,闻视不可久……颈鏁大索,鼻穿金铃,徙 淮阴 之 龟山 之足下,俾 淮水 永安流注海也。”
(2).相传今 江苏省 盱眙 县东北 下奄山寺 后的 支祁井 即 夏禹 锁 支祁 处。见《清一统志·泗州直隶州·山川》。 宋 苏轼 《濠州七绝·涂山》:“川锁 支祁 水尚浑,地理 汪罔 骨应存。” 明 陈子龙 《昆明池治水战歌》:“ 支祈 尺郭 移下瀨,威名遣作天南雷。” 清 黄遵宪 《和周朗山见赠作》:“号召百族相聚谋,铁锁重使 支祁 囚。”
《国语辞典》:营州(营州)  拼音:yíng zhōu
古代九州之一。虞舜时分青州东北辽东等地为营州,即今河北、辽宁两省及朝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