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8,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纸墨
更端
银榜
洒翰
砚席
斜行
赤符
焚黄
书文
策书
笔吏
握管
写字
谨勒
洒墨
《漢語大詞典》:纸墨(紙墨)
(1).纸和墨。书写用具。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岁时但贡纸墨而已。”宣和书谱·陶弘景:“无纸墨则至於以荻画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入奠,见纸墨丛残,家僮殯殮,为之泣下。”
(2).借指文字。 晋 陶潜 《饮酒》诗序:“既醉之后,輒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臣不敢尽具之纸墨。”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穷极口舌之形容,不逮纸墨之委曲。”
《國語辭典》:更端  拼音:gēng duān
另起端绪。指另一件事。《礼记。曲礼上》:「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宋。梅尧臣〈次韵和王平甫见寄〉诗:「仲尼书大法,亦莫重更端。」
分類:书写另行
《漢語大詞典》:银榜(銀榜)
(1).亦作“ 银牓 ”。宫殿或庙宇门端所悬的辉煌华丽的匾额。神异经·中荒经:“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高三仞,左右闕高百尺,画以五色,门有银牓。” 唐 杜甫 《乐游园歌》:“閶闔晴开詄荡荡, 曲江 翠幕排银牓。” 萧涤非 注:“银牓,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宫门不避讳:“今上皇贵妃 郑氏 所居宫,名曰 翊坤宫 ,上一字即今上御名,何以银榜高悬。” 清 李果 《范文正公祠》诗:“先皇银榜龙章在,红树阶前交映明。”
(2).以银粉或银饰纸、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孙文靖公:“昨朝银榜揭天门,姓名琐屑知谁谋。”
《漢語大詞典》:洒翰(灑翰)
犹洒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若销鑠精胆,蹙迫和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旧唐书·德宗纪论:“加以天才秀茂,文思雕华。洒翰金鑾,无愧 淮南 之作。” 宋 陈郁 《话腴》:“偶洒翰於小白团扇,书七言十四字。”参见“ 洒笔 ”。
挥笔书写。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洒翰赠言终不许,援琴请尽奴衷素。”
分類:挥笔书写
《漢語大詞典》:洒笔(灑筆)
犹挥毫。用毛笔书写或绘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 唐 李白 《酬张司马赠墨》诗:“今日赠余《兰亭》去,兴来洒笔 会稽山 。”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书象本要乃杨文言作非榕邨:“壬午秋,访友人於 半圃 ,以律历象数之类垂委参考,别洒笔为图説若干首。”
《國語辭典》:砚席(硯席)  拼音:yàn xí
1.砚台与坐席。借指学习。《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列传。陈留王虔》:「好涉猎书记,少得美名于京下。周文礼之,命与诸子游处,每同砚席,情契甚厚。」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甲与乙邻居世好。幼同嬉戏,长同砚席,相契如兄弟。」
2.习作或执教的地方。唐。刘得仁 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诗:「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宋。柳永郭郎儿近拍。帝里〉词:「砚席尘生,新诗小阕,等閒都尽废。」
3.书信中用于同学间的提称语。
《漢語大詞典》:斜行
(1).倾斜的行列。 唐 白居易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斜行题粉壁,短卷写红笺。” 宋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閒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2).古有斜界纸,用于书写。后因以“斜行”指代词章。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钱葆馚 总角即好倚声……每因兴会,輒有斜行。”
《漢語大詞典》:赤符
(1).“赤伏符”的简称。 唐 刘希夷 《谒汉世祖庙》诗:“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宋 范仲淹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 明 何景明 《郊观》诗:“日月藏金柜,龟龙秘赤符。”参见“ 赤伏符 ”。
(2). 汉 朝的符命。 汉 为火德,火色赤,故称。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 韩信 当乎千里。” 倪璠 注:“史记: 刘季 为 沛公 ,旗帜皆赤。由所杀蛇 白帝 子,杀者 赤帝 子,故上赤。‘受律赤符’,言 信 拜大将,受 汉 符命也。”
(3).旧指驱邪的符箓,因用朱砂书写,故称。 明 夏完淳 《端午赋》:“今年之朱索空缠,去岁之赤符已破。”
(4).赤石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五色石脂
《國語辭典》:赤伏符  拼音:chì fú fú
一种谶文。汉时刘秀曾得赤伏符,占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以为得天命,于是藉此起事,推翻新莽,恢复汉朝。见《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后泛称帝王取得天下的符命。元。郭钰 早春试笔诗:「喜闻诸将黄金印,共捧中朝赤伏符。」
《國語辭典》:焚黄(焚黃)  拼音:fén huáng
旧时朝廷命官若蒙皇帝恩遇或升官,需用黄纸缮写诏书一张,祭告家庙,称为「焚黄」。《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来春又中了第十名会魁,殿试二甲,考选庶吉士。上表给假还乡,焚黄谒墓,圣旨准了。」
《漢語大詞典》:书文(書文)
(1).文书。后汉书·刘玄传:“ 汉 起,驱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撝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顙,争受职命。” 南朝 齐 谢超宗 《嘉胙乐》:“声正涵月轨,书文腾日迹。”
(2).文字。 唐太宗 《正日临朝》诗:“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唐 韩愈 《喜雪》诗:“阵势鱼丽远,书文鸟篆奇。” 宋 曾巩 《贺克伏交阯表》:“鬯声教於四方,壹书文於万国。”
(3).书籍。《天雨花》第三回:“我等进场来考试,命你在寓读书文。”
(4).撰文并书写。 清 《碑版文广例·碑载书撰人姓名例》:“《西狭颂》则兼著之,曰 仇靖 书文。书文云者,挥翰遣辞,一人为之也。此后人结衔某撰某书或某撰并书,例所自起。”
《國語辭典》:策书(策書)  拼音:cè shū
1.书籍、简册。《史记。卷六○。三王世家。褚少孙补曰》:「窃从长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书,编列其事而传之。」《汉书。卷一○○。叙传上》:「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而全宗祀于无穷,垂策书于春秋。」
2.汉代皇帝任免官吏,书于竹简,称为「策书」。《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读策书毕,中常侍持皇太子玺绶东向授太子。」
《漢語大詞典》:笔吏(筆吏)
指担任书写职务的低级官吏。 唐 沈亚之 《祝楠木神文》:“及寤怪嘆,以告笔吏,扃曰:斯癘鬼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笔吏疲於写録,僮隶奔走往来。” 宋 陆游 《南唐书·卢郢传》:“忽顾笔吏,口占使书,不窜易一字。”
《國語辭典》:握管  拼音:wò guǎn
执笔。南朝宋。谢灵运 山居赋:「伊昔龆龀,实爱斯文。援纸握管,会性通神。」唐。白行简《李娃传》:「公佐拊掌竦听,命予为传。乃握管濡翰,疏而存之。」
《國語辭典》:写字(寫字)  拼音:xiě zì
1.书写文字。《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又会写字,难得!难得!」
2.写书法。《红楼梦》第二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西卿指著桌上的字道:『大哥倒有工夫写字?』」
《漢語大詞典》:谨勒(謹勒)
亦作“ 谨泐 ”。 敬谨书写。 唐 颜真卿 《与李太保帖》:“未遂驰謁,谨勒参候,不次。谨状。” 清 陈仪 《与顾漕台书》:“谨泐数行,耑力代送。”
分類:敬谨书写
《漢語大詞典》:洒墨
挥毫书写、作画。 明 高启 《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词:“平生好饮復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