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搂伐(摟伐)
拉拢、挟持他国一起征伐。语出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 清 鲁一同 《秦论》:“小国困诛求,大国倦搂伐。”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跋》:“拟以 春秋 搂伐而亦重同盟,方之 战国 纵横而未闻游説。”
《漢語大詞典》:寄质(寄質)
派人质寄住他国作抵押。史记·苏秦列传:“夫列在万乘而寄质於 齐 ,名卑而权轻。”
《國語辭典》:租借地  拼音:zū jiè dì
一国于约定期限内以租借方式,向他国取得管辖权的地区。租借国多凭以武力或不平等条约强占租借地,但出租国对被外国所租借之地区仍保有最后的主权,可于约定期满后将之收回。
《国语辞典》:附庸国(附庸国)  拼音:fù yōng guó
为保护本国的安全,屈服于他国的势力,任由其指挥的国家,称为「附庸国」。
《漢語大詞典》:贵邦(貴邦)
(1).用于敬称他人的乡里。 晋 孙楚 《答弘农故吏民诗》:“每歷贵邦,仰瞻泰华,追慕先轨,感想哀嗟。”
(2).用于敬称他国。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因 中国 折柱缺维,天倾日丧,不甘薙髮从虏,逃避贵邦。”镜花缘第十一回:“ 吴之祥 躬身道:‘原来贵邦天朝!’” 黄兴 《复宫崎寅藏函》:“且此次对於贵邦诸多疑惑,表面上似无所可否,而黄祸之论,政客、学者中已成为流行名词。”
《國語辭典》:留学生(留學生)  拼音:liú xué shēng
在国外念书的学生。《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却说彭仲翔等到了东京,住不多日就去访著了中国留学生的公会处,商量进学校的话。」
《國語辭典》:优惠待遇(優惠待遇)  拼音:yōu huì dài yù
国际间各国彼此商业往来中,一国给予另一国特别丰厚的条件及待遇。如放宽进口限额、租税优惠等。
《國語辭典》:政治避难(政治避難)  拼音:zhèng zhì bì nàn
大陆地区指政治庇护,即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逃亡到他国,取得居留权。
《国语辞典》:倾销关税(倾销关税)  拼音:qīng xiāo guān shuì
对于他国倾销的货物,在一般进口税以外额外徵收的关税。目的在于抵销他国出口津贴等有利价格竞争的措施,以保护本国各种生产。也称为「倾销税」。
《国语辞典》:侵略主义(侵略主义)  拼音:qīn lüè zhǔ yì
以侵略他国为目的而为积极行动者,称为「侵略主义」。分领土侵略、经济侵略、政治侵略等。
《国语辞典》:国际贷借(国际贷借)  拼音:guó jì dài jiè
国与国,或国民与外国人民间因经济上、外交上及其他国际间的交通,而发生的借贷关系。
《国语辞典》:国际企业(国际企业)  拼音:guó jì qì yè
在某特定国家设立总公司,而在其他国家设附属公司或机构,进行直接投资、产销的企业。相对于单国籍企业而言。也称为「多国籍企业」、「跨国企业」。
《国语辞典》:傀儡政权(傀儡政权)  拼音:kuǐ lěi zhèng quán
形式上虽为独立国家,但实质上却受他国或外力所操纵的政权。如伪满州国。
《国语辞典》:国民外交(国民外交)  拼音:guó mín wài jiāo
1.本国国民与他国人民之间的外交活动,以辅助政府的外交事务。
2.以国民舆论或权能,监督并促成外交方针的拟订。
《国语辞典》:贸易依存度(贸易依存度)  拼音:mào yì yī cún dù
一国对他国贸易财货所依赖的程度。以对手国之输出入额占本国国民总生产的比率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