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弓兵  拼音:gōng bīng
原为元朝时专门负责治安的人员,后泛指捕快。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我领著众弓兵,不问那里赶将去。」《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弓兵前来护救,都被他杀伤了。」
《國語辭典》:弓手  拼音:gōng shǒu
1.善于射箭的人。也称为「弓弩手」、「弓箭手」。
2.宋代由县尉统属,专门负责缉捕的士兵。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李元礼》:「李命弓手冥搜一民以充数,皆以赃满论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董平取弓手回县,离不得遭断吃棒。」
《國語辭典》:招军(招軍)  拼音:zhāo jūn
招募军士。《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听得平少保征番,现在松藩招军,意思要到那里去投军。」
《漢語大詞典》:正军(正軍)
(1).指壮丁。 元 初征兵制分正军户和贴军户。正军户出丁应役,其丁谓正军;贴军户则出钱以补贴正军户。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一折:“我奉上司钧旨,你是一名正军,着我来勾你当军去。”元史·兵志一:“旧例,丁力强者充军,弱者出钱,故有正军、贴户之籍。”参见“ 正军户 ”。
(2).在役兵士;正规军。《水浒传》第二九回:“本待要起人去和他厮打,他却有 张团练 那一班儿正军,若是闹将起来,和营中先自折理。” 明 王廷相 雅述下:“设立民壮,以备仓卒,法古兵出於农之义,三时在野力田,一时入城讲武。若有徵调,即同正军。”
《漢語大詞典》:正军户(正軍户)
蒙古 灭 金 后,规定北方贫家合二、三户出壮丁一名服军役,出壮丁户称为正军户。元史·兵志一:“既平中原,发民为卒,是为 汉 军。或以贫富为甲乙,户出一人,曰户军;合二、三而出一人,则为正军户;餘为贴军户。”
《漢語大詞典》:胜兵(勝兵)
指能充当兵士参加作战的人。汉书·西域传上·婼羌:“户四百五十,口千七百五十,胜兵者五百人。”梁书·冯道根传:“率乡人子弟胜兵者,悉归 高祖 。” 宋 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於是上令教两 淮 民兵万弩手,而公选胜兵七千八十九人,参之军制,束以队伍,别以事艺,严以训练。”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 金陵 人口一千五十万二千六百五十一,则得胜兵二十一万五百。”
(1).打胜仗的部队。孙子·形:“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张绣 ﹞问 詡 曰:‘ 绣 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
(2).犹精兵。战国策·魏策三:“臣闻 魏氏 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 大梁 ,臣以为不下三十万。”旧唐书·太宗纪上:“师次于 涇阳 ,胜兵九万,破胡贼 刘鷂子 ,并其众。” 宋 王安石 《送程公辟之豫章》诗:“地灵人秀古所臧,胜兵可使酒可尝。”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夫我之边且延袤以千里计,守东而西溃,守西而东溃,五里置堠,十里传烽,积而一路一将,即使胜兵满千,而彼飘忽腾捷,立以十倍来,不可支矣。”
《漢語大詞典》:纵兵(縱兵)
(1).发兵;出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奢 纵兵击之,大破 秦 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大辽水:“公( 曹操 )登 白狼山 望 柳城 ,卒与虏遇,乘其不整,纵兵击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北军既知我遁,纵兵尾击,死伤者十八九。”
(2).放纵兵士。清史稿·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传:“十七年,师还。追议在 永昌 纵兵扰民,降镇国将军品级。”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唐 军和 回纥 军进克东京, 回纥 纵兵大掠。”
《国语辞典》:募士  拼音:mù shì
招募的兵士。《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将十二郡募士及施形四万馀人征五溪。」
分类:招募兵士
《國語辭典》:库兵(庫兵)  拼音:kù bīng
1.库中贮藏的兵器。《淮南子。泰族》:「故人主有伐国之志,邑犬群嗥,雄鸡夜鸣,库兵动而戎马惊。」《汉书。卷一○。成帝纪》:「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
2.守卫仓库的士兵。
《漢語大詞典》:拣退(揀退)
旧时征募兵士经挑选后将不合格的予以退回。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金史·百官志四:“诸试护卫亲军,听自起发日为始,计程至都,比至试补,其间各日给口券,若拣退还家者,亦验回程给之。”
《國語辭典》:授兵  拼音:shòu bīng
古代藏兵器于宗庙中,遇战争,则祭告于宗庙,然后以兵器授与出征的军士。《周礼。夏官。司兵》:「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左传。隐公十一年》:「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
《漢語大詞典》:战卒(戰卒)
兵士,战士。管子·形势解:“古者 武王 地方不过百里,战卒之众不过万人。”《商君书·算地》:“方土百里,出战卒万人者,数小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备 乃乘单舸往见 瑜 曰:‘今拒 曹公 ,深为得计。战卒有几?’”
分類:兵士战士
《漢語大詞典》:退卒
退伍的兵士。 宋 刘克庄 《老马》诗:“身同退卒支残料,眼见新驹鞁宝鞍。”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孙承宗》:“﹝ 承宗 ﹞年三十餘为举子,仗剑游塞下,歷亭障,穷阨塞,访问老将退卒,通知边事要害。”
分類:退伍兵士
《漢語大詞典》:兵子
对兵士的蔑称。三国志·蜀志·刘巴传“而 诸葛孔明 数称荐之, 先主 辟为左将军西曹掾” 裴松之 注引《零陵先贤传》:“ 诸葛亮 谓 巴 曰:‘ 张飞 虽实武人,敬慕足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 巴 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蜀志: 刘巴 轻 张飞 云:‘大丈夫何暇与兵子语?’似 飞 椎鲁无文。”
分類:兵士
《漢語大詞典》:偃甲
(1).藏甲衣不用,谓停止战争。晋书·苻坚载记:“开山泽之利,公私共之,偃甲息兵,与境内休息。”
(2).指埋伏兵士。陈书·陆子隆传:“ 子隆 设伏於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及 行师 至,腹背击之, 行师 大败,因乞降。”
《國語辭典》:逃兵  拼音:táo bīng
1.私自脱离军伍部队的士兵。如:「他在服役期间逃跑,成了逃兵,被捉回之后,受到军法审判。」
2.比喻离开工作岗位的人。如:「他自从开餐厅作生意之后,就成了新闻界的逃兵。」
《漢語大詞典》:籍兵
(1).征集兵士。《汉书·贾捐之传》:“乃探 平城 之事,録 冒顿 以来数为边害,籍兵厉马,因富民以攘服之。”
(2).在编的军士。金史·章宗纪四:“ 河南 皆听 揆 节制如故,尽徵诸道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