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形于颜色(形于颜色)  拼音:xíng yú yán sè
内在思想、情绪映现于面容。如:「他个性内敛,忧喜之事,很少形于颜色。」《隋书。卷二。高祖纪下》:「朕君临区宇,于兹九载,开直言之路,披不讳之心,形于颜色,劳于兴寝。」
《国语辞典》:异化作用(异化作用)  拼音:yì huà zuò yòng
1.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内在的化合物发生分解,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异化作用」。
2.一种语音变化现象。参见「异化」条。
《国语辞典》:瘾头儿(瘾头儿)  拼音:yǐn tóu ér
嗜好某种事物,迷恋成癖,因而常想接近的一种内在心意。如:「您一天抽三包烟,瘾头儿可真不小啊!」
《国语辞典》:眼球肌  拼音:yǎn qiú jī
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分为外在肌肉与内在肌肉,外在肌肉为随意肌,有六条,附著在眼球及眼眶底;内在肌肉则为不随意肌,位于眼内,有虹彩肌及睫状肌。
《国语辞典》:穴诊仪(穴诊仪)  拼音:xuè zhěn yí
一种利用电流,藉经脉穴道的检测,以了解人体内在生物能量变化情形的仪器。
《國語辭典》:方框图(方框圖)  拼音:fāng kuāng tú
表示系统或电脑程式流程等的方块图表。简称为「框图」。
《漢語大詞典》:阿赖耶识(阿賴耶識)
亦作“ 阿黎耶识 ”。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一、依他性,即第八阿黎耶识;一、分别性,即第六、第七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第二自性,由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与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虚妄分别而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那识意为自我本体的显现,站在自我本体后面的那种自我本体,叫做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漢語大詞典》:必然性
哲学上指由事物内在本质所规定的决定性的联系或趋势。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互相联结,交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与“偶然性”相对。
《國語辭典》:党棍(黨棍)  拼音:dǎng gùn
地方上结党成群,倚仗权势、作恶多端的恶棍。如:「这一带党棍横行,目无法纪,人民苦不堪言。」
《漢語大詞典》:潜台词(潛臺詞)
亦作“潜臺词”。 戏剧术语。指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亦借指某种暗含的意思。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八章:“祭文中有些话因为有‘潜台词’,在执笔者自己诵读时比旁人更为感动。”《收穫》1981年第5期:“其实内心何尝没有更丰富、更深沉的潜台词呢?”
《漢語大詞典》:内容与形式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内容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内容与形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内容活跃,形式相对稳定,两者既相适合又不绝对适合。
《漢語大詞典》:内部联系(内部聯係)
哲学概念。指一事物或诸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联系。
《国语辞典》:内柔外刚(内柔外刚)  拼音:nèi róu wài gāng
内在柔弱而外表刚强。《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也作「外刚内柔」。
《漢語大詞典》: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谓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它内在的必然规律。战国策·齐策四:“ 谭拾子 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