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子姜(子薑)
初生的嫩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生姜:“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薑,或作子薑,宿根谓之母薑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生姜:“四月取母薑种之。五月生苗……秋社前后新芽顿长,如列指状,采食无筋,谓之子薑。”
分類:初生
《漢語大詞典》:渚牙
亦作“ 渚芽 ”。 洲上初生的草芽。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岸树共纷披,渚芽相纬经。” 唐 元稹 《遣春》诗之四:“雪鷺远近飞,渚牙浅深出。”
分類:洲上初生
《漢語大詞典》:襹褷
(1).羽毛初生时濡湿黏合貌。 唐 刘禹锡 《送景玄师东归》诗序:“ 庐山 僧 景玄 袖诗一轴来謁,往往有句轻而遒,如鹤雏襹褷,未有六翮。”
(2).用以形容草木濡湿之状。
(3).引申为散乱重迭貌。 清 钱谦益 《赠书》诗:“年年謫宦束书频,部帙襹褷卷未匀。”
《漢語大詞典》:乳毛
(1).松树的别名。 唐 郑谷 《乳毛松》诗:“松格一何高,何人号乳毛?” 唐 张乔 《省中偶作》诗:“乳毛松雪春来好,直夜清閒且学禪。”
(2).初生动物或小儿身上的细毛。 宋 梅尧臣 《鸭雏》诗:“三旬殻既坼,乳毛寒脛短。”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噫,如是我闻,而王遂语,且熟视其乳毛未褪之颜。”
《漢語大詞典》:昨暮儿(昨暮兒)
初生儿。比喻幼稚无知。隋书·苏威传:“后议乐事, 夔 与国子博士 何妥 各有所持。於是 夔 妥 俱为一议,使百僚署其所同。朝廷多附 威 ,同 夔 者十八九。 妥 恚曰:‘吾席间函丈四十餘年,反为昨暮儿所屈也!’”
《漢語大詞典》:奋轧(奮軋)
谓草木萌生。汉书·律历志上:“奋轧於乙。”乙,象草木初生屈曲状。
《漢語大詞典》:柔茂
(1).指初生茂盛的草木。 唐 韩愈 《南山诗》:“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
(2).柔嫩而繁茂。 唐 元稹 《论讨贼表》:“今陛下法天之德,与物为春,凡在生成,孰不柔茂。”
《国语辞典》:乳齿(乳齿)  拼音:rǔ chǐ
小儿最初生长,未经脱换的牙齿。也称为「奶牙」。
《國語辭典》:鲜嫩(鮮嫩)  拼音:xiān nèn
新鲜柔嫩。如:「春天一到,树上长出许多鲜嫩的绿芽。」
《漢語大詞典》:孩虫(孩蟲)
幼虫,初生之虫。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郑玄 注:“为伤萌幼之类。”
分類:幼虫初生
《漢語大詞典》:翠芽
亦作“ 翠牙 ”。 植物初生的绿芽。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翠牙穿裛蒋,碧节吐寒蒲。”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诗:“紫甲採从泉脉畔,翠牙搜自石根傍。” 宋 欧阳修 《归雁亭》诗:“翠芽红粒迸条出,纤趺嫩萼如剪裁。”
《漢語大詞典》:树芽(樹芽)
树木初生的嫩芽。 元 方夔 《溪上》诗:“早麦熟随芹菜餉,晚茶香和树芽蒸。”
《漢語大詞典》:紫鳖(紫鼈)
草名。又名紫蕨。初生时茎紫色,似鳖脚,故名。见尔雅·释草。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其陆卉则紫鳖緑葹,天著山韭。”
《漢語大詞典》:蚁蝝(蟻蝝)
初生的白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蚁:“白蚁即蚁之白者……初生为蚁蝝。”
分類:初生白蚁
《漢語大詞典》:咳笑
小儿笑。借指初生之子。 汉 王符 潜夫论·德化:“和德气於未生之前,正表仪於咳笑之后。” 章炳麟 《訄书·订文》《正名杂义》:“虽咳笑鷇音之子,使无歧声,布於一国,若乡邑相通,可也。”
分類:小儿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