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硕老(碩老)
年高望重的博学之士。 汉 扬雄 《剧秦美新》:“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晋书·刘寔传:“可谓国之硕老,邦之宗模。” 宋 梅尧臣 《送京西转运李刑部移京东转运》诗:“统制连别京,守臣多硕老。” 宋 沈辽 《〈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余尝观古记所载名德硕老,多出于 荆 、 衡 、 襄 、 汉 之间。”
《漢語大詞典》:硕生(碩生)
博学之士。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三事九司,宏儒硕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纯儒释皇道而治五霸之术,硕生弃四科而恤月旦之评。”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尝召高才硕生会试府中,亲较才等,劝成学者。”
《分类字锦》:才博
颜氏家训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邺下又见邢子才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
分类:博学
《漢語大詞典》:博敏
(1).谓思路宽广,才思敏捷。汉书·哀帝纪赞:“ 孝哀 自为藩王及充太子之宫,文辞博敏,幼有令闻。” 颜师古 注:“博,广也。敏,疾也。”
(2).博学聪明。 汉 蔡邕 《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允恭博敏,惻隐仁恕,正身履道,以协闺庭。” 明 宋濂 《送吕仲善使北平采史序》:“僉以为 北平 乃 元 主故都,其文献必有足徵者,非精练博敏之士未易以集其事。”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藴生 知解而不知用,亦欲夸博敏之失也。”
《國語辭典》:宿生  拼音:sù shēng
1.前生、前世。《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㠠山远公话》:「欲得世上荣,须是今生修福。今朝苦劝听众,总知衣食是宿生注定。」《水浒传》第九回:「不想今日因得罪犯流配来此,得识尊颜,宿生万幸!」
2.老学者。《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方今宿生巨儒,并各年高,教训之道,孰为其继。」
《漢語大詞典》:敏博
聪明博学。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 李章武 ﹞生而敏博,遇事便了。”明史·刘定之传:“有质 宋 人名字者,就列其世次,若谱系然,人服其敏博。”
分類:聪明博学
《漢語大詞典》:宿士
老成博学之士。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后来年少多有道 深公 者, 深公 谓曰:‘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昔尝与 元 明 二帝, 王 庾 二公周旋。’”陈书·虞寄传:“ 衡阳王 既出閤,虽未置府僚,然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 宋 陆游 《寄赵昌甫并简徐斯远》诗:“ 赵子 乃宿士,山立谁敢侮。”
分類:老成博学
《漢語大詞典》:僻学(僻學)
谓未能博学,见闻寡陋。 宋 陆游 《林间书意》诗之二:“不读狐书真僻学,未登鬼籙且閒游。” 宋 陆游 《自嘲》诗:“僻学论交少,贫居卜地偏。”
《漢語大詞典》:名硕(名碩)
著名的博学之士。 明 陆完学 《〈长安客话〉序》:“且博闻广记,凡散现於稗官野史,若古蹟,若形胜,若奇事,若名硕,吟咏累日月,即蔚然成帙。” 清 顾炎武 《赠林处士古度》诗:“彬彬 万历 中,名硕相因依。”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 叔祥 二十,穷苦犹不识丁,晚乃卓然自立,为当代名硕。”
分類:著名博学
《漢語大詞典》:五总龟(五總龜)
唐 殷践猷 博学多文, 贺知章 称其为“五总龟”。 唐 颜真卿 《丽正殿二学士殷君墓碣铭》:“﹝ 殷践猷 ﹞博览群言,尤精史记汉书百家氏族之説,至於阴阳数术医方刑法之流,无不该洞焉。与 贺知章 、 陆象先 ,我伯父 元孙 、 韦述 友善, 贺 呼君为五总龟,以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也。”参阅新唐书·殷践猷传
《漢語大詞典》:儒博
(1).谓学问渊博。晋书·张韪传:“ 韙 儒博,晓天文。”晋书·戴邈传:“少好学,尤精《史》《汉》,才不逮 若思 ,而儒博过之。”
(2).指博学之士。晋书·律历志上:“时 淮南王 安 延致儒博,亦为律吕。”
《國語辭典》:夙儒  拼音:sù rú
老成博学之士。《新唐书。卷一○一。萧瑀传》:「非名士夙儒不与游,以清操显。」也作「宿儒」。
《分类字锦》:博游
任昉王文宪集序宏览载籍博游才义
分类:博游博学
《漢語大詞典》:宏儒
大儒。泛指博学之士。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三事九司,宏儒硕生。” 李善 注引尔雅:“宏,硕大也。”后汉书·黄琼传论:“宏儒远智,高心絜行,激扬风流者,不可胜言。”
分類:大儒博学
《漢語大詞典》:九经库(九經庫)
贮藏儒家经典的库房。喻博学。新唐书·谷那律传:“﹝ 谷那律 ﹞ 魏州 昌乐 人, 贞观 中,累迁国子博士。淹识羣书, 褚遂良 尝称为‘九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