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化大学)  拼音:zhōng guó wén huà dà xué
私立大学之一。民国五十一年首先成立中国文化研究所,五十二年设立大学部,并改名为中国文化学院,六十九年改制为大学。目前设有文、法、农、工、商、外语、新闻暨传播、艺术及环境设计九个学院。现址位于台北市士林区。
《国语辞典》:燕姞梦兰(燕姞梦兰)  拼音:yān jí mèng lán
春秋时代郑国文公的贱妾燕姞,梦见郑国先君化为天使赐予兰花。后得文公宠幸,侍寝而怀孕生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遂以燕姞梦兰比喻受宠或怀孕生子的吉兆。
《国语辞典》:言笑嘻怡  拼音:yán xiào xī yí
形容神情十分愉快。唐。刘禹锡〈代诸郎中祭王相国文〉:「晓下黄閤,车骑威迟。夕归华堂,言笑嘻怡。」
《国语辞典》:文化模式  拼音:wén huà mó shì
1.文化人类学的分析词汇,意指一国家、民族、部落或地方的成员所共享的一组文化符号、价值取向与社会规则。
2.尤指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潘乃德(Ruth Benedict,西元1887~1948)的著作《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该书认为各文化发展均有其特徵,并与其他文化有别;此一论点成为民族性与文化模式研究的重要参考。
《国语辞典》:异国情调(异国情调)  拼音:yì guó qíng diào
不同于本国文化或风土人情的特殊外国情趣。如西洋文艺而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可称为富有异国情调。
《国语辞典》:白壁特  拼音:bái bì tè
Irving Babbit
人名。(西元1865~1933)美国文学批评家和教育家。西元一八九四年任哈佛大学教授。肯定人文主义的价值,主张艺术必须有道德内容。其文学思想对我国五四以后的文学理论有很深的影响。著有卢梭与浪漫主义、民主与领导等。也译作「白璧德」。
《国语辞典》:国语文(国语文)  拼音:guó yǔ wén
1.依国语文法所作的文章。
2.兼指国语与国文。如:「国语文教育」、「国语文能力」。
《国语辞典》:裴特  拼音:péi tè
Walter Pater
人名。(西元1839~1894)英国文学批评家及散文作家,研究欧洲文艺时期艺术及人文思想,而以为艺术而艺术及印象主义思想知名。
《国语辞典》:翻译小说(翻译小说)  拼音:fān yì xiǎo shuō
将外国文字翻译写成另一种小说作品。如:「《飘》是一本著名的翻译小说。」
《国语辞典》:才过屈宋(才过屈宋)  拼音:cái guò qū sòng
屈宋,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才过屈宋比喻文才极高。宋。林正大〈酹江月。诸公台省〉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分类:国文文学
《国语辞典》:大河文化  拼音:dà hé wén huà
古老时代由河流孕育出来的文化。如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国文化,两河流域的西亚文化及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化等。
《漢語大詞典》:多余的人
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满怀理想主义和善良的愿望,对社会有一定的批判能力,但是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立场,结果一事无成。代表人物有《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奥涅金、《当代英雄》里的毕巧林、《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
《漢語大詞典》:冬天里的春天
长篇小说。李国文作。1981年发表。解放战争时期,石湖游击队指导员芦花惨遭隐藏的敌人王纬宇的谋杀。三十年后芦花的丈夫于而龙重返石湖地区,寻找知情人,终于揭开芦花被害之谜,使已窃据工厂革委会主任的王纬宇的叛徒面目暴露。小说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交叉表现现实生活和历史画面,表现了“革命不能忘记人民,春天永远在人民心里”的主题。
《漢語大詞典》:虫书鸟篆(蟲書鳥篆)
鸟虫书。比喻无法认读的字,借指外国文字。《文明小史》第五十回:“ 劳航芥 上 黄抚臺 那里去,正在外签押房里谈天,巡捕传进一个洋式片子来,上面写著虫书鸟篆,説有位洋老爷拜会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