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远大(遠大)  拼音:yuǎn dà
长程的、宏观的目标。南朝齐。谢朓〈为王敬则谢会稽太守启〉:「臣本布衣,不谋远大。」
《國語辭典》:养志(養志)  拼音:yàng zhì
承顺父母的意志。《孟子。离娄上》:「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行》:「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
《國語辭典》:志愿(志願)  拼音:zhì yuàn
1.心中的希望。《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金史。卷一二六。文艺传下。王若虚传》:「汨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
2.自愿,出于自己的意愿。如:「志愿兵」。
《國語辭典》:远志(遠志)  拼音:yuǎn zhì
1.远大的志向。《左传。昭公十二年》:「深思而浅谋,迩身而远志,家臣而君图,有人矣哉。」三国魏。王粲〈赠士孙文始诗〉:「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2.植物名。远志科远志属,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茎细且丛生,高二十五至四十公分,叶互生,线形,长一至四公分。夏日开花,总状花序,花淡蓝色;萼片五枚,侧面两枚较大,花瓣状;花瓣三枚,中央花瓣龙骨状。蒴果扁球状。产中国大陆东北、河南、四川等地。根可入药,有安神的功效。
《國語辭典》:志节(志節)  拼音:zhì jié
志气节操。《汉书。卷三三。魏豹等传。赞曰》:「横之志节,宾客慕义,犹不能自立,岂非天虖!」《晋书。卷六二。刘琨传》:「不幸遭难,志节不遂。」也作「志操」。
《國語辭典》:趋向(趨向)  拼音:qū xiàng
1.倾向。如:「近来东欧政情有向民主迈进的趋向。」
2.趋炎附势。《旧五代史。卷六十三。唐书。张全义传》:「趋向者皆由径以希恩宠,全义不改素履,尽诚而已。」
《國語辭典》:志业(志業)  拼音:zhì yè
志向与事业。如:「国父立志革命救国,可惜志业未竟,便与世长辞了。」《晋书。卷九一。儒林列传。泛毓》:「毓少履高操,安贫有志业。」
《国语辞典》:大志  拼音:dà zhì
远大的志向。如:「胸无大志」。《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國語辭典》:前志  拼音:qián zhì
1.前人所记载的书。《左传。成公十五年》:「子臧辞曰:『前志有之,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2.从以往到现今一直存在于内心的志愿。唐。许浑 寄契盈上人诗:「婚嫁乖前志,功名异夙心。」
3.先人的遗志。《三国志。魏书。卷一一。管宁传》:「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
《漢語大詞典》:风怀(風懷)
(1).抱负,志向。晋书·祖逖传赞:“ 祖生 烈烈,风怀奇节,扣楫中流,誓清凶孽。” 清 储秘书 《甘州》词:“羡新诗似锦,风怀不减。”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头角峥嶸洵可怜,风怀瀟洒亦神仙。”
(2).犹风情。指男女相爱的情怀。 元 方回 瀛奎律髓·风怀类序:“ 晏元献 《类要》有‘左风怀’,‘右风怀’二类,男为左,女为右,今取此义以类。” 清 陆培 《倦寻芳》词:“尘梦回首,未老风怀,抛落琐窗红豆。”
《漢語大詞典》:令猷
(1).远大的志向、抱负。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量己畏友朋,勇退不敢进,行矣励令猷,写诚詶来讯。” 唐 白居易 《除阎巨源充邠宁节度使制》:“十联之帅,可以观政;万夫之长,可以树勋。勉弘令猷,副我休命。”
(2).美好的业绩。 明 皇甫汸 《过武城言子祠作》诗:“古邑一何卑,令猷久弥劭,弦歌谢清响,精华契深造。”
(3).指好的规章、制度。 唐 白居易 《荐李晏韦楚状·伊阙山平泉处士韦楚》:“臣伏以念功振滞,前王之令猷;贡士推能,长吏之本职。”《旧唐书·忠义传下·高沐》:“图难忘死,为臣之峻节;显忠旌善,有国之令猷。”
《國語辭典》:志行  拼音:zhì xìng
志向和品行。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后汉书。吴越春秋。樊宏传》:「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國語辭典》:狂简(狂簡)  拼音:kuáng jiǎn
志向远大而行事粗略。《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國語辭典》:开济(開濟)  拼音:kāi jì
开创基业,匡济时政。《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等传。评曰》:「王昶开济识度,王基学行坚白。」唐。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國語辭典》:狂狷  拼音:kuáng juàn
过于激进与过于保守的人。《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抱朴子。外篇。逸民》:「昔狂狷华士,义不事上,隐于海隅,而太公诛之。吾子沉遁,不亦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