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筋挛(筋攣)
中医病证名。指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多由外感寒湿或血少津亏,经脉失于荣养所致。也叫痉挛。《素问·示从容论》:“ 雷公 曰:‘于此有人,头痛筋挛骨重,怯然少气,噦噫满腹,时惊,不嗜卧,此何藏之发也?’”灵枢经·刺节真邪:“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摶於骨则为骨痺,摶於筋则为筋挛。”东观汉记·刘梁传:“ 梁 字 季少 ,病筋挛卒。” 宋 梅尧臣 《送师厚归南阳》诗:“曲肱难寐要天晓,两股冻痹仍筋挛。”
《國語辭典》:皱纹(皺紋)  拼音:zhòu wén
皮肤或物体的摺纹。《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有一个秀才,穿件天青粗布的马褂,二篮粗布的大衫,满脸皱纹,躬身曲背的踱进店来。」
《漢語大詞典》:卷缩(卷縮)
(1).拳曲而收缩。 杨沫 《春城无处不飞花》:“他枯瘦的身躯卷缩在破烂的麻袋片里。” 宋绍明 《流动的村落》诗:“三伏,骄阳红似火,戈壁滩上,红柳叶卷缩。”
(2).比喻压抑不伸。 宋 苏舜钦 《答杜公书》:“丈人虽抱雄才,处高位……上下躓碍而不能尽伸,徒卷缩忧鬱,成疾病于胸中。”
《國語辭典》:血压(血壓)  拼音:xiě yā
血液施于血管壁的压力。心脏收缩时压力较高,为收缩压;放松时,血压减小,为舒张压。测量血压可预防心脏血管类的疾病。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约在一一○至一四○,舒张压约在七十至九十毫米水银柱之间。
《國語辭典》:心音  拼音:xīn yīn
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瓣膜开合所产生的声音。心脏有病时,会有杂音出现。
《漢語大詞典》:撮口
(1).即撮口呼。 清 潘耒 类音:“蹙唇而成声,谓之撮口。”参见“ 撮口呼 ”。
(2).聚口使成圆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郭秀才:“少顷又作之,既而悟其为 郭 ,始大笑,皆撮口从学,无一能者。”
(3).犹言弄唇吻。 元 商衟 《一枝花·叹秀英》套曲:“禽唇撮口由闲可,殴面梟头甚罪过。”
(4).中医学病症名。指口唇收缩撮起,不能吮乳。多出现于初生小儿所患的脐风、惊风等病。《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口:撮如囊口吮乳难,舌强唇青吐沫痰。面色赤黄胎热极,四肢厥冷命难全。”注:“撮口者,口撮如囊口也。”
《國語辭典》:撮口呼  拼音:cuō kǒu hū
音韵学上的四呼之一。指有介音ㄩ或主要元音为ㄩ之韵母。
《漢語大詞典》:敛揫(斂揫)
收缩,展不开。揫,同“ 揪 ”。 元 王逢 《无家燕》诗:“众雏被焚荡,双翅亦敛揫……昔本 乌衣 君,今学南冠囚。”
分類:收缩不开
《漢語大詞典》:皱缩
使光滑的表面因收缩而形成小脊、小凸起或细沟。例如:他胃部像一面没有支撑的墙壁倒塌在它本身基础上似地皱缩成一块。
《國語辭典》:引产(引產)  拼音:yǐn chǎn
为使孕期过长、妊娠毒血症等孕妇能顺利生产,利用药物使子宫发生收缩,称为「引产」。
《國語辭典》:脉搏(脈搏)  拼音:mài bó
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搏动,在体表较浅处可用手指接触察觉。也作「脉膊」。
《漢語大詞典》:掬缩(掬縮)
卷曲收缩。 唐 柳宗元 《问答·晋问》:“搜搅流离,掬缩推移,梁会网蹙,腾天弥围,掉躃拥踊,以登夫 歷山 之垂。”
分類:卷曲收缩
《漢語大詞典》:缩成一团
常常因为寒冷、紧张、恐惧而蜷缩身体
使肌肉做不随意的收缩
《漢語大詞典》:缩蜷(縮踡)
收缩而蜷曲。谓不舒畅。《素问·举痛论》:“寒气客於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絀急,絀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國語辭典》:坍缩星(坍縮星)  拼音:tān suō xīng
恒星核心燃料用完时,巨大的重力迫使星体塌缩,而形成体积小但密度极高的天体,就是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國語辭典》:心电图(心電圖)  拼音:xīn diàn tú
用心电图描绘机将心脏收缩和舒张时所产生的电效应放大,在纸上画出来的波状条纹图形。通过心电图的观察,可藉以判断心脏的机能及律动障碍,以便给予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