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丢下(丢下)  拼音:diū xià
放下、搁下。《金瓶梅》第一七回:「房子盖的半落不合的,多丢下了。」《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褚一官便丢下这里的事,忙著穿衣服、戴帽子。」
《漢語大詞典》:弛兵
放下武器。
《漢語大詞典》:辍卷(輟卷)
(1).展开书卷。輟,通“ 缀 ”。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晨烟暮蔼,春煦秋阴,陈书輟卷,置酒絃琴。”輟,一本作“ 缀 ”。
(2).放下书卷。梁书·张缅传:“ 缅 少勤学,自课读书,手不輟卷。”
《漢語大詞典》:下埽
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埽,用秫秸、芦苇、树枝等捆成的筑堤材料。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此今治河下埽之始,但今易以柳枝,苇条耳。”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在工多年,讲到那些里头--挑坝、下埽、加堤的工程,怎样购料,怎样作工,怎样省事,怎样赚钱--那一件也瞒他不过。”
《国语辞典》:蹻足  拼音:qiāo zú
行走时举起脚根。因脚马上就放下,故比喻时间极短。《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國語辭典》:吊桥(弔橋)  拼音:diào qiáo
设在城壕边,随时可以起落的便桥。《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吕布赶来,玄德急唤城上军士放下吊桥。」也作「吊桥」。
《國語辭典》:吊桥(吊橋)  拼音:diào qiáo
1.架于城壕上,可随时起落的轻便桥。《水浒传》第五八回:「知府只听得呼延灼说了,便叫军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也作「吊桥」。
2.以大钢索为主体,用许多铁条把桥面吊在钢索上的桥梁。
《漢語大詞典》:辍策(輟策)
放下扶杖。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分類:放下扶杖
《國語辭典》:护耳(護耳)  拼音:hù ěr
寒带地区为保护耳朵不会受冻的用品,形状类似耳机。
《漢語大詞典》:舍手(捨手)
放开手;放下手。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三八:“仙经已读三千卷,古法曾持十二科。些小道功如不信,金阶捨手试看么。” 宋 魏衍 《彭城陈先生集记》:“初,先生学於 曾公 ,誉望甚伟,及见 豫章 黄公 庭坚 诗,爱不捨手,卒从其学。”
《國語辭典》:案兵  拼音:àn bīng
止兵不动。《荀子。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史记。卷四。周本纪》:「王案兵毋出,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也作「按兵」。
《國語辭典》:案兵束甲  拼音:àn bīng shù jiǎ
停止军事行动。《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漢語大詞典》:罢箸(罷箸)
亦作“ 罢筯 ”。 放下筷子。谓中止进餐。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薛伟》:“甚有奇事,请诸公罢筯来听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工部·刘晋川司空:“公且罢箸,听我言。”
《漢語大詞典》:违兵(違兵)
放下武器。左传·成公十七年:“昔吾畜于 赵氏 , 孟姬 之谗,吾能违兵。” 杜预 注:“畜,养也。违,去也。 韩厥 少为 赵盾 所待养,及 孟姬 之乱, 晋 将讨 赵氏 ,而 厥 去其兵,示不与党。”
《漢語大詞典》:释钓(釋釣)
放下钓竿。谓由隐入仕。相传 吕尚 垂钓 渭水 ,遇 周西伯 ( 文王 ),载与俱归,立为师,后辅 武王 兴 周 灭 殷 。《宋书·明帝纪》:“故负鼎进策, 殷 代以康;释钓作辅, 周 祚斯乂。”
《国语辞典》:弃械(弃械)  拼音:qì xiè
放下武器,表示投降。如:「经过一番激战,敌方自知大势已去,终于弃械投降。」
《漢語大詞典》:不落手
拿在手上,舍不得放下。《水浒传》第二回:“猛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瓏, 端王 拿起狮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