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8,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缟纻
素冠
白象
白纶
银刀
铅粉
雪肌
白纸
雪海
雪影
素屏
素艳
白气
白地
练影
《國語辭典》:缟纻(縞紵)  拼音:gǎo zhù
1.白绢与麻衣。《战国策。齐策四》:「后宫十妃,皆衣缟纻,食梁肉。」
2.白绢所制的带子与麻布所制的衣服。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比喻朋友间的相互馈赠。隋。孙万寿〈答杨世子〉诗:「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
《國語辭典》:素冠  拼音:sù guān
《诗经。桧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素冠,刺不能三年也。」或亦指女子思慕男子之诗。首章二句为:「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
《漢語大詞典》:白象
(1).白色的象。古代以为瑞物。 汉 张衡 《西京赋》:“白象行孕,垂鼻轔囷。”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传“记述随事,岂常也哉” 裴松之 注引《浮屠经》:“始 莫邪 梦白象而孕,及生,从母左胁出,生而有结,堕地能行七步。” 唐 顾况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崑崙 儿,骑白象,时时锁着师子项。” 清 黄遵宪 《元朱碧山银槎歌》:“大瓶舁酒四白象,行幕鸣鼓千明驼。”
(2).古代的一种杂戏。魏书·乐志:“六年冬,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皇、仙人、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鹿马仙车、高絙百尺、长趫、缘撞、跳丸、五案以备百戏。”
(3).复姓。古有 白象先生 。见 汉 应劭 《风俗通·姓氏篇下》
《漢語大詞典》:白纶(白綸)
白色粗丝。 唐 皮日休 《新秋即事》诗之三:“青桂巾箱时寄药,白纶卧具半抛书。”
分類:白色
《國語辭典》:银刀(銀刀)  拼音:yín dāo
1.唐懿宗时一种军队的名称。后用来称宿卫衙城或大官的卫队。《旧唐书。卷一九。懿宗本纪》:「初,王智兴得徐州,召募凶豪之卒二千人,号曰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军,番宿衙城。」
2.银质的刀。唐。张籍 贺秘书王丞南郊摄将军诗:「斜带银刀入黄道,先随玉辂到青城。」
3.银鱼。形似刀。宋。苏轼 赠孙莘老七绝诗:「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
分類:白色刀形
《漢語大詞典》:银刀军(銀刀軍)
唐 王智兴 所建衙兵名。新唐书·温璋传:“银刀军骄横,累将姑息。”新唐书·王式传:“ 咸通 三年, 徐州 银刀军乱。”亦省作“ 银刀 ”。旧唐书·懿宗纪:“ 王智兴 得 徐州 ,召募凶豪之卒二千人,号曰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军。”新唐书·康承训传:“ 勛 畏必诛……招亡命,收银刀亡卒艚匿之。” 唐 皮日休 《白门表》:“及 徐 之枝邑,派聚捕银刀族且尽,或僇而梟者,或拲而送者。”
《國語辭典》:铅粉(鉛粉)  拼音:qiān fěn
1.一种碱式碳酸铅,色白,不溶于水,但附著力强,为贵重的白色颜料。加上香料可制成化妆品。也称为「铅白」。
2.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白粉。唐。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二首之一:「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唐。薛能吴姬〉诗一○首之九:「冠剪黄绡帔紫罗,薄施铅粉画青蛾。」
《漢語大詞典》:雪肌
(1).雪白的肌肤。 唐 吕岩 《渔父·沐浴》词:“云薄薄,雨微微,看取妖容露雪肌。” 宋 夏侯嘉正 《洞庭赋》:“冰肤雪肌,金玦玉佩。” 宋 赵长卿 《念奴娇·碧含笑》词:“清凉无汗,雪肌瀟洒难偶。”
(2).喻白色的花朵。 宋 苏轼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之七:“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鬭生枝。” 宋 吴师孟 《蜡梅香》词:“正絳跗初吐,穠华将茂,国艷天葩,真澹竚,雪肌清瘦。”
《國語辭典》:白纸(白紙)  拼音:bái zhǐ
白色的纸。《宋书。卷九五。索虏传》:「于是王公以下上书太子皆称臣,首尾与表同,唯用白纸为异。」唐。白居易 开元九诗书卷诗:「红笺白纸两三束,半是君诗半是书。」
《漢語大詞典》:雪海
(1). 唐 代西北边境地名。故址在前 苏联 境内,距 伊塞克湖 不到百里。 唐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四边伐鼓 雪海 涌,三军大呼 阴山 动。” 陈铁民 等校注:“《西突厥史料》谓应指 乏驛岭 上诸小湖。”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出 安西 西北千里所,得 勃达岭 ……北三日行度 雪海 ,春夏常雨雪。”
(2).广阔深厚的积雪。 宋 陆游 《雪中登云泉上方》诗:“滃滃云堆上,茫茫雪海中。”
(3).比喻如海洋似的梅花。《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清 陈岸亭 《忆梅》诗:“相思雪海应同涨,一笛江城忍便吹。”
(4).白色海涛。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漢語大詞典》:雪影
(1).白色的花鸟等物的影象。《 闽 徐夤 《白鸽》诗》:“粉翎栖画阁,雪影拂琼窗。” 元 陈旅 《题画梅》诗:“衝寒有客寻春去,移得晴窗雪影来。” 元 倪瓒 《为曹佥事画溪山春晓图因题》诗:“磯头雪影多鸥鷺,也着狂夫一浣衣。”
(2).雪的残迹。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道旁疏疏落落几株槎杈的古树带着雪影,絶好一幅 王石谷 的《江干七树图》。”
(3).雪夜模糊的景物。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八:“贪看着寒月雪影,竟忘告诉车夫,走错了路。”
《漢語大詞典》:素屏
白色的屏风。 唐 白居易 《三谣·素屏谣》:“素屏素屏,孰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吾不令加一点一画於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宋 晁冲之 《睡起》诗:“素屏纹簟彻轻纱,睡起冰盘自削瓜。”参见“ 素屏风 ”。
分類:白色屏风
《漢語大詞典》:素屏风(素屏風)
不施彩饰的白色屏风。三国志·魏志·毛玠传:“初, 太祖 平 柳城 ,班所获器物,特以素屏风素冯几赐 玠 ,曰:‘君有古人之风,故赐君古人之服。’”
《漢語大詞典》:素艳(素艷)
(1).素净而美丽。 唐 杜甫 《丁香》诗:“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艷。” 唐 皮日休 《〈九讽系述〉》序:“至若 宋玉 之《九辩》……其为清怨素艷,幽抉古秀,皆得芝兰之芬芳,鸞凤之毛羽也。” 戴望舒 《霜花》诗:“雾的娇女,来替我簪你素艳的花。”
(2).指白色的花。 唐 李群玉 《人日梅花病中作》诗:“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艷亭亭对夕阳。”
《國語辭典》:白气(白氣)  拼音:bái qì
白色的烟气。古以为兵事的徵兆。《汉书。卷八五。谷永传》:「白气起东方,贱人将兴之表也。」《三国演义》第六回:「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坚叹曰:『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言讫,不觉泪下。」
《國語辭典》:白地  拼音:bái dì
1.白色质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道:『曹辅佐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裤,非无文采,酷无裁制。』」《唐书。卷二三。仪卫志》:「第四行,小戟、刀、楯,白地雪花袄、冒。」
2.空地。《水浒传》第五三回:「若还不肯出来,放一把鸟火,把你家当都烧做白地。莫言不是。早早出来!」
3.平白无故。唐。李白 越女词:「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漢語大詞典》:白地明光锦(白地明光錦)
十六国时 后赵 织锦署所织的一种白底有文彩的丝织品。多比喻文质兼美的词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 孙绰 )道 曹辅佐 ( 曹毗 )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絝,非无文采,酷无裁製。”
《漢語大詞典》:练影(練影)
指日、月、水波等的白色光影。 唐 无可 《中秋台看月》诗:“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臺。” 清 施闰章 《登岱》诗:“ 邹 鲁 山灵真莽荡, 吴閭 练影漫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