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愆犯
因过失而触犯刑律。《隋书·高祖纪下》:“其诸司论属官,若有愆犯,听於律外斟酌决杖。”
《漢語大詞典》:触锋(觸鋒)
触犯锋刃。谓亲临战斗。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唐 柳宗元 《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某特承朝奬,谬列藩臣,常以突刃触锋,未为效节,膏原润草,岂足酬恩。”
《漢語大詞典》:触龙鳞(觸龍鱗)
触犯龙的逆鳞。比喻臣子对君主的过失犯颜直谏。后汉书·李云传:“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亦省作“ 触鳞 ”。旧唐书·高宗纪论:“虚襟似纳於触鳞,下詔无殊於扇暍。” 明 王世贞 《读陈佥事祚遗事有感》:“爱主投经术,如何遂触鳞。”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夫犯颜之祸,将彰君过。宜上思 召公 咨商之义,下念 鲍勛 触鳞之诛也一段,又为 牧 之所本。”
《漢語大詞典》:恶说(惡説)
谓说话触犯。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四折:“[正末云]是我恶説了他来。”
分類:触犯
《國語辭典》:犯岁(犯歲)  拼音:fàn suì
1.古代天文学上指其他行星侵犯岁星所在之轨道,遮住岁星的光芒。《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七年六月庚子,月犯岁星,在毕。」
2.兴兵侵犯岁星所在之分野。《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往年车骑灭燕,亦犯岁而捷之。」
《漢語大詞典》:干戾
谓触犯法令而获罪。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著议第六》:“以 孔子 之为儒,而不高语前哲王,恐蔑本朝以干戾也。”
《漢語大詞典》:避刑
谓避免触犯刑法。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今寡人将助天威,吾不欲匹夫之小勇也。吾欲士卒进则思赏,退则避刑。”
《漢語大詞典》:触恼(觸惱)
惹怒,触犯使之恼怒。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赵昂 ﹞故意将言语触恼 皮氏 , 皮氏 怨恨不絶於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太守只这一出,被他惊坏,又恐怕因此惹恼了他,连自己身子立不勾。却又不见得 李参军 触恼他一些处,正是不知一个头脑。”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慢説媳妇受些冤枉谈论,便触恼了姐姐,随姐姐怎样,媳妇也甘心情愿。”
分類:触犯恼怒
《漢語大詞典》:迕物
犹忤物。触犯他人。新唐书·于敖传:“ 敖 脩谨,家世用文学进,初为时所称;及居官,无所建明,不迕物以自容,名益减。”
分類:触犯他人
《漢語大詞典》:罹法
触犯法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吾为帝统治水土,调民安居,使得其所。今乃罹法如斯,此吾德薄不能化民证也。”新唐书·食货志五:“太学高第,诸州进士,拔十取五,犹有犯禁罹法者。”
《漢語大詞典》:丽刑(麗刑)
谓触犯刑法。丽,通“ 罹 ”。书·吕刑:“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 蔡沉 集传:“於丽法者辞为差别,皆刑之也。” 宋 司马光 《论西夏札子》:“则徒使边民丽刑者众,狱犴盈溢,而私市终不能禁也。”
分類:触犯刑法
《漢語大詞典》:问讳(問諱)
古礼,初至人家,先问以祖先名讳,以免触犯。礼记·曲礼上:“入门而问讳。”
《漢語大詞典》:气触(氣觸)
轻微地触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儿:“或去其一石,则滚地作娇啼,人无敢气触之。”
分類:轻微触犯
《国语辞典》:犯过(犯过)  拼音:fàn guò
触犯过错。
《国语辞典》:犯忌讳(犯忌讳)  拼音:fàn jì hui
触犯他人的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