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谐敏(諧敏)
诙谐敏捷。宋书·颜师伯传:“ 王景文 时为諮议参军,爱其谐敏,进之 世祖 。”
分類:诙谐敏捷
《漢語大詞典》:谐谬(諧謬)
诙谐谬悠。南史·陈暄传:“ 暄 素通脱,以俳优自居,文章谐谬,语言不节。”
分類:诙谐
《漢語大詞典》:谐稳(諧穩)
谓既庄重而又诙谐。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 梁伯龙 有《红綃》《红线》二杂剧,颇称谐稳,今被俗优合为一大本,南曲遂成恶趣。”
分類:庄重诙谐
《国语辞典》:风趣横生(风趣横生)  拼音:fēng qù héng shēng
形容非常幽默、诙谐。《清史稿。卷五○四。艺术传三。高其佩传》:「或已成羊而起立,或将成而未起,或半成而未离为石,风趣横生。」
分类:幽默诙谐
《国语辞典》:迸豆儿(迸豆儿)  拼音:bèng dòu ér
北平方言:(1)炒熟的硬蚕豆。(2)小孩。带有戏谑或诙谐意味。(3)一种灌铅的骰子。
《国语辞典》:哥们儿(哥们儿)  拼音:gē men ér
1.兄弟辈或兄弟的总称。如:「昨晚我们一夥哥们儿一同到酒店里畅饮了一番。」
2.亲昵诙谐的称呼。如:「咱俩可是同甘共苦的哥们儿。」
《国语辞典》:诙谐曲(诙谐曲)  拼音:huī xié qǔ
原意是诙谐、玩笑,早期用于奏鸣曲或交响曲的中间乐章,属于一种快板、节奏强烈的器乐曲,通常为三拍子。为英语scherzo的意译。主要特点是节奏活跃,速度较快,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自十九世纪萧邦(Frederic Chopin)以后,也作为独立乐曲,篇幅、结构更为庞大。
《国语辞典》:宝里宝气(宝里宝气)  拼音:bǎo lǐ bǎo qì
形容言行诙谐、逗趣。如:「看他宝里宝气的,居然是一家公司的经理。」
《国语辞典》:钱多多(钱多多)  拼音:qián duō duō
形容自己拥有的钱财很多,带有诙谐的语气。如:「就算你现在钱多多,但商场无常,投资还是要小心一些。」
《国语辞典》:说相声(说相声)  拼音:shuō xiàng sheng
一种曲艺。率由两人对话,以诙谐逗趣为务。
《漢語大詞典》:恢谑(恢謔)
诙谐戏谑。恢,同“ 詼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顾况:“善为歌诗,性恢謔,不修检操,工画山水。” 明 袁宗道 《答同社书》:“浄自宜雄壮整齐,丑末自宜跳躂恢謔。”
《漢語大詞典》:诨词(諢詞)
诙谐逗趣的言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状以駢儷,证以诗歌,又杂諢词,以博笑噱。”
《漢語大詞典》:诨经(諢經)
诙谐地讲说佛经故事。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説经諢经: 长啸和尚 、 彭道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 宋 人説话之影响于后来者,最大莫如讲史…… 明 人之説话人亦大率以讲史事得名,间亦説经諢经。”
《漢語大詞典》:鬼机灵
非常机灵(多含诙谐意)
《國語辭典》:插科打诨(插科打諢)  拼音:chā kē dǎ hùn
本指戏剧表演时,以滑稽的动作或言语引人发笑。亦泛指引人发笑的举动或言谈。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也作「发科打诨」、「打诨发科」、「打诨插科」、「插科使砌」、「撒科打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