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坏废(壞廢)
败坏;废弛。汉书·儿宽传:“历纪坏废, 汉 兴未改正朔,宜可正。” 汉 王充 论衡·对作:“ 韩国 不小弱,法度不坏废,则 韩非 之书不为。”
分類:败坏废弛
《漢語大詞典》:斁败(斁敗)
败坏。 明 宋濂 《诸子辩》:“不幸其书盛传,世之乐放肆而惮拘检者……遂至礼义陵迟,彝伦斁败,卒踣人之家国,不亦悲夫!”
分類:败坏
《漢語大詞典》:臭败(臭敗)
(1).气味败坏。晋书·隐逸传·公孙凤:“冬衣单布,寝处土牀,夏则并食於器,停令臭败,然后食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豉法:“大率常欲令温如人腋下为佳。若等不调,寧伤冷,不伤热:冷则穰覆还煖,热则臭败矣。”
(2).指败坏。 清 戴名世 《〈小学论选〉序》:“今功令初颁,而又群鼓其説以迷惑幼学之士,使经义与论,同归於臭败而后已。”
分類:气味败坏
《漢語大詞典》:崩褫
败坏;塌毁。宋书·竟陵王诞传:“谨按 元嘉 之末,天纲崩褫,人神哀愤,含生丧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 清水 又东逕故石梁下,梁跨水上,桥石崩褫,餘基尚存。”
分類:败坏塌毁
《漢語大詞典》:挠坏(撓壞)
败坏。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孔都》:“盖 孔 挟一时之忿,致诸家挠坏如此。”
分類:败坏
《漢語大詞典》:陨队(隕隊)
(1).陨落。死亡的婉称。左传·哀公十五年:“无禄,使人逢天之慼,大命陨队,絶世于良。” 宋 苏轼 《和拟古》之六:“ 朱 刘 两狂子,陨队如风花。”
(2).毁坏;败坏。 清 吴定 《答曹尚书书》:“学未成而或陨队国家之政,以玷我先人,为明公忧,毋乃大乎?”
《漢語大詞典》:惰坏(惰壞)
败坏。 宋 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然臣私忧过计,常恐百官有司,矫枉过直,或至於媮,而 神宗 励精核实之政,渐致惰坏。”
分類:败坏
《漢語大詞典》:残削(殘削)
犹败坏。 唐 元结 《管仲论》:“ 文王 风化,残削向尽, 武王 疆域,割夺无几。”
分類:败坏
《漢語大詞典》:荡废(蕩廢)
(1).花费完。《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我 杜子春 ……寧不知感老翁大恩,只是两次银子,都一造的荡废,望见老翁,不胜惭愧。”
(2).败坏。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自逆 贤 窃柄,其规矩荡废无遗。” 清 刘大櫆 《谢氏妹六十寿序》:“今其孤已受室生孙,甥能自立,不至荡废产业。”
分類:花费败坏
《漢語大詞典》:玷伤(玷傷)
犹败坏。 金 元好问 《故河南路课税所长官杨公神道之碑》:“儿辈当孝弟力田,以廉慎自保,毋习珥笔之陋,以玷伤风化。”
分類:败坏
《漢語大詞典》:凌坏(凌壞)
败坏。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三:“今世风俗凌坏,为交友者务相容悦。每出一文,示人一览已,虽文不佳,亦强颜称誉,出门则嗤笑之。”
分類:败坏
《國語辭典》:剔腾(剔騰)  拼音:tī téng
1.挥霍、败坏。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休提起俺那小业冤,他剔腾了我些好家缘。」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原是祖父的窠巢,谁承望子孙不肖,剔腾了。」也作「踢蹬」、「踢腾」。
2.形容圆滚。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则有分剔腾的泥球儿,换了你的眼睛。」
《漢語大詞典》:斁坏(斁壞)
败坏。金史·宗弼亨等传赞:“ 五季 乱极,纲常斁坏。”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杞子来朝公子遂帅师入杞》:“ 春秋 之时人心斁坏,天理不明。”
分類:败坏
《漢語大詞典》:秕斁
败坏。 宋 曾巩 《辞中书舍人状》:“自斯已后,岂独彝伦粃斁,其推而行之,载于明命,亦皆文字浅陋,无可观采。”
分類:败坏
《漢語大詞典》:隳沦(隳淪)
败坏。 宋 王禹偁 《送毕从事东鲁赴任序》:“然而上有 定 哀 不道,下有 季 孟 专权,隳沦素风,蔽塞鸿业。”
分類: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