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剪柳
(1).剪绺。谓窃取钱物。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旦儿云]由你写,或是跳墙驀圈,剪柳搠包儿,做上马强盗,白昼抢夺;或是认道士,认和尚,养汉子。你则管写不妨事。”
(2).即射柳。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剪柳》:“ 永乐 时,禁中有剪柳之戏。剪柳,即射柳也。以鵓鸽贮葫芦中,悬之柳上,弯弓射之。矢中葫芦,鸽輒飞出,以飞之高下为胜负,往往会於清明、端午日,名为射柳。”
《國語辭典》:香包  拼音:xiāng bāo
1.花苞。唐。毛文锡 赞成功。海棠未坼词:「海棠未坼,万点深红,香包缄结一重重。」
2.盛香料的小包。民间习俗于端午节佩戴,用以避邪。
《漢語大詞典》:赎死(贖死)
交纳钱物而免除死罪。汉书·武帝纪:“ 广 自杀, 食其 赎死。”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广 自剄,右将军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漢語大詞典》:衬金(襯金)
施舍给僧道的钱物。衬,通“ 嚫 ”。《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支衬钱五百文。” 顾学颉 校注:“衬钱,即嚫钱。梵语谓施与为‘嚫’;所以布施给僧道的金银衣物等叫做‘衬金’或‘嚫钱’。”参见“ 衬施钱 ”。
《漢語大詞典》:衬施钱(襯施錢)
施舍给僧道的钱物。衬,通“ 嚫 ”。《宣和遗事》前集:“至於贫下之人,亦买青布幅赴斋,日得一飫餐,又获衬施钱三百,谓之‘千道会’云。”亦省作“ 衬钱 ”。《西游记》第四八回:“ 行者 用指尖儿捻了一小块,约有四五钱重,递与 唐僧 道:‘师父,也只当些衬钱,莫教空负二老之意。’”《金瓶梅词话》第八回:“ 西门庆 听见,一面令 王婆 ,快打发衬钱与他。”
《漢語大詞典》:私府
(1). 汉 代后宫中藏钱物的府库。后汉书·百官志四:“中宫私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藏币帛诸物,裁衣被补浣者皆主之。”
(2). 汉 代诸侯藏钱物的府库。汉书·路温舒传:“上善其言,迁 广阳 私府长。” 颜师古 注:“藏钱之府,天子曰少府,诸侯曰私府。”
《漢語大詞典》:赦赎(赦贖)
允许犯人用钱物赎免罪刑。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今日贼良民之甚者,莫大於数赦。赦赎数,则恶人昌而善人伤矣。”
《漢語大詞典》:领状(領狀)
旧时向官府领取钱物时出具的字据。《水浒传》第十六回:“你常説这个人十分了得,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取了院批的领状,到州中库里领这项银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画凭领凭》:“领凭之日,写领状一纸,脚色二本。”
《漢語大詞典》:过领(過領)
支取钱物超过其应该领取之数额。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各项支给,俱于前官离任日扣住,不得过领。”
《漢語大詞典》:遗施(遺施)
亦作“ 遗迤 ”。
(1).犹馈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於今无会因。” 明 焦竑 玉堂丛语·纰漏:“庚戌,虏阑入边,司业 王同祖 上书,请捐内帑数百万金,遗迤北荒外之虏,与中国夹攻之。凡再上。”
(2).指馈送施舍之钱物。 唐 元稹 《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
《國語辭典》:搜身  拼音:sōu shēn
搜查身上有无夹带危险或违法物品。如:「出境时必须接受搜身检查。」
《國語辭典》:讨乞(討乞)  拼音:tǎo qǐ
向人要钱要饭。如:「只要能自力更生,就不致讨乞过日子了。」
《漢語大詞典》:领条(領條)
(1).领取钱物的凭证。 沈从文 《顾问官》:“可是除了每到月头写领条过军需处支取二十四元薪水外,似乎就只有上衙门到花厅里站在红人背后看牌。”
(2).缝在领窝上的窄条。
《國語辭典》:赎典(贖典)  拼音:shú diǎn
用金钱换回典当的物品。宋。戴复古 织妇叹诗:「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國語辭典》:封套  拼音:fēng tào
书信、书籍等的包装外皮。如:「这书你要好好保护,最好去找个封套把它包装起来。」
《國語辭典》:拜钱(拜錢)  拼音:bài qián
1.拜见礼。接受人家礼拜后,相赠的钱或礼物。
2.拜访时,所带去的礼物。《金瓶梅》第三五回:「明日吴大妗子家做三日,掠个帖子儿来,不长不短的,也寻什么件子与我做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