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杂色(雜色)  拼音:zá sè
混杂不纯或各种不同的颜色。《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大秦传》:「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
《漢語大詞典》:四选(四選)
(1).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时,时三月;王有四选,选三臣……圣人为一选,君子为一选,善人为一选,正人为一选,由此以下者,不足选也。”
(2). 宋 代铨选官员的制度。 元丰 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 元丰 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宋史·选举志四:“ 元丰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於是吏部有四选之法。” 宋 苏辙 《论堂除太宽札子》:“庶使堂除官吏不復待闕,与四选稍异,亦旌劝之义也。”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损文书:“以此知四选蠹积,盖不可胜算,司衡综者,可不谨哉!”
《國語辭典》:选事(選事)  拼音:xuǎn shì
1.铨选职官的工作。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古之造士,选事考言。」《新唐书。卷九○。刘政会传》:「崇望又以员外郎主南曹,选事清办。」
2.自愿挑起某项工作之责任。引申为多事。《国语。鲁语上》:「君不命吾子,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
《國語辭典》:赴选(赴選)  拼音:fù xuǎn
前去参加考试希望能被选上。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欲赴选于长安,过此日暮,愿投一宿。」
《漢語大詞典》:赴铨(赴銓)
指前往吏部听候铨选。 宋 陆游 《傅正议墓志铭》:“赴銓,得通判 南剑州 而归。”金史·宣宗纪上:“詔 河 南、 陕西 镇防军应廕及纳粟补官者,当役如旧,俟事定乃听赴銓。”参见“ 赴选 ”。
《漢語大詞典》:衡尺
(1).评量。 唐 孙棨 《〈北里志〉序》:“其分别品流,衡尺人物,应对非次,良不可及。”
(2).喻铨选人才的官职。 隋 江总 《让吏部尚书表》:“内侍帷扆,入尸衡尺。”梁书·张缵传:“﹝ 张纘 ﹞为表曰:‘自出守股肱,入尸衡尺,可以仰首伸眉,论列是非者矣。’”
《漢語大詞典》:赴铨(赴銓)
指前往吏部听候铨选。 宋 陆游 《傅正议墓志铭》:“赴銓,得通判 南剑州 而归。”金史·宣宗纪上:“詔 河 南、 陕西 镇防军应廕及纳粟补官者,当役如旧,俟事定乃听赴銓。”参见“ 赴选 ”。
《國語辭典》:赴选(赴選)  拼音:fù xuǎn
前去参加考试希望能被选上。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欲赴选于长安,过此日暮,愿投一宿。」
《漢語大詞典》:传奉(傳奉)
明 代不由吏部铨选,而由太监视进呈珍异的多寡,以谕旨直接任命官吏的做法。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九:“ 成化 末年,太监 梁芳 辈导引京师富贾,收买古今玩器进奉,启上好货之心,由是倖门大开……生员、儒士、匠丁、乐工、勋戚、厮养,凡高貲者,皆与并进,名曰传奉。盖命由中出,不由吏部銓选,故名。”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如今仕者,有由科,有贡科,有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
《漢語大詞典》:冬集
职事官员任满后,按规定冬季集于京师参加铨选,谓之冬集。始于 唐 代。新唐书·选举志下:“六品以下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銓,察其身、言;已銓而注,询其便利而拟;已注而唱,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三唱而不厌,听冬集。”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 高宗 龙朔 之后,以不堪任职者众,遂出长牓放之冬集,俗谓之‘长名’。” 唐 段成式 《剑侠传·贾人妻》:“公授官之期尚未,出游之资且无,脱不见鄙,但同处以须冬集可矣。”
《漢語大詞典》:衡才
谓铨选人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前辈鉅公,衡才公正如此。”
《漢語大詞典》:待选(待選)
等待铨选。新唐书·选举志下:“故士人二年居官,十年待选,而考限迁除之法寖坏。” 明 刘基 《〈吕周臣诗集〉序》:“ 吕 君 周臣 由吏员累月日至九品,家居待选。”
分類:等待铨选
《漢語大詞典》:选命(選命)
经过铨选对官吏的任命。 明 冯梦龙 《永团圆·报任宁阳》:“今早选命已下,未知吾兄可在内否?”
《漢語大詞典》:免选(免選)
宋 代铨选制的一项规定。选人不经守选而直接赴吏部注授差遣,称“免选”。宋史·选举志四:“第为三等,上等免选注官。”
《國語辭典》:选体(選體)  拼音:xuǎn tǐ
1.一种诗体或文体。因类似《昭明文选》所选的诗文而得名。其作品多绮缛靡丽。
2.诠选的方法。《宋书。卷五十七。蔡廓传》:「谨依选体,非私安都。」
《漢語大詞典》:选司(選司)
旧时主管铨选官吏的机构。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选人得官有二年不能上者,有一人索远得留,乃注校书郎。选司纲维紊坏,皆以 崔 郑 为口实。”
《漢語大詞典》:选郎(選郎)
指吏部郎中。主铨选之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吕豫石 司农为选郎时,其座师以私托之,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