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中年作恶
 
中年别
 
中年怕踏长亭路
 
中年怀抱
 
中年丝竹
 
作数日恶
 
儿辈知此乐
 
儿辈莫教知
 
哀感中年
 
好怀中年减
 
未必能陶写
 
东山丝竹
 
歌管陶写
 
正赖丝与竹
 
畏逢亲友别
  
丝竹东山
 
丝竹陶写
 
羲之常恐儿曹觉
 
莫遗儿辈觉
 
越山丝竹
 
陶写中年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2~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
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徵之。
典故
一蓑独钓丝千尺
 
千山绝影飞禽怕
 
千山鸟飞绝
 
千蹊万径行踪灭
 
野鸟千山飞绝
 
飞鸟千山绝


《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二〈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典故
可怕长州桃李妒


《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七〈新栽梅〉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典故
鲁酒怕围
 
鲁酒邯郸战


《庄子》外篇·卷四中《胠箧》
「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乃曰:『我周公之胤,长于诸侯,行天子礼乐,勋在周室。我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无乃太甚!』遂不辞而还。宣王怒,乃发兵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救。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言事相由也,亦是感应。」

例句

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杜牧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

鲁酒薄如水,邯郸开战场。 白居易 杂感

《漢語大詞典》:丝竹中年(絲竹中年)
晋书·王羲之传:“ 谢安 尝谓 羲之 曰:‘中年以来,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羲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丝竹中年”。 傅尃 《避地》诗之二:“宾朋此日差相倚,丝竹中年强自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