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凡百  拼音:fán bǎi
1.总括一切。《诗经。小雅。雨无正》:「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荀子。大略》:「以其本知末,以其左,知其右,凡百事异理而相守也。」
2.无论如何。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三。朱文公帖》:「景阳想已赴省,季章当只在家,凡百必能尽心苦口,切须承禀,不可有违。」《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你凡百的快著搭救,再别似那一日倚儿不当的,叫他打个不数。」
《國語辭典》:应须(應須)  拼音:yīng xū
应当、应该。唐。白居易〈游蓝田山卜居〉诗:「本性便山寺,应须旁悟真。」《老残游记》第一○回:「你既明白这个道理,应须知道好即是坏,坏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个道理。」
《國語辭典》:呼应(呼應)  拼音:hū yìng
1.一呼一应,互通消息。宋。洪迈《夷坚支志甲。卷一。护国大将军》:「千百为群,更相呼应,共啄蝗。」
2.文章首尾互相照应。如:「词意贯串,前后呼应。」
《漢語大詞典》:内簿
即内号簿。旧时衙门登记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应差票的簿子凡一式两本,放在内衙的称“内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设内外号簿》:“比毕,将簿送内宅,与内簿对同。”参见“ 内号 ”。
《漢語大詞典》:内号(内號)
(1).关重犯的牢房。因警卫较普通牢房严密,多在监狱深处,故称。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县尊叫差人回来,吩咐寄内号,同大盗在一处。”
(2).内部编号。《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凡是‘札’字,总有一个红点,临了一圈一钩,名字上一点一钩,还有后头日子,都要用硃笔标过,方能算数。而且一翻过来,一定有内号戳记一个。”
(3).内号簿的省称。旧时衙门登记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应差票的簿子凡一式两本,放在内衙的称内号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设内外号簿》:“凡上司公文、各房稿案与一应差票必先宅内掛号,放行用印,而后发该房,则内号较外号尤重矣。”参见“ 内簿 ”。
《漢語大詞典》:内号(内號)
(1).关重犯的牢房。因警卫较普通牢房严密,多在监狱深处,故称。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县尊叫差人回来,吩咐寄内号,同大盗在一处。”
(2).内部编号。《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凡是‘札’字,总有一个红点,临了一圈一钩,名字上一点一钩,还有后头日子,都要用硃笔标过,方能算数。而且一翻过来,一定有内号戳记一个。”
(3).内号簿的省称。旧时衙门登记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应差票的簿子凡一式两本,放在内衙的称内号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设内外号簿》:“凡上司公文、各房稿案与一应差票必先宅内掛号,放行用印,而后发该房,则内号较外号尤重矣。”参见“ 内簿 ”。
《漢語大詞典》:内簿
即内号簿。旧时衙门登记上司公文、各房稿案及一应差票的簿子凡一式两本,放在内衙的称“内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设内外号簿》:“比毕,将簿送内宅,与内簿对同。”参见“ 内号 ”。
《漢語大詞典》:文书房(文書房)
明 宫廷掌握主办敕诰等一应机密文书的机构。亦称制敕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内阁密封之体:“今朝参讲读之外,不得復见天颜,即司礼监亦少至内阁。上有命令,必传之内侍,内侍传之文书房,文书房传至阁臣等。”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国语辞典》:水陆毕陈(水陆毕陈)  拼音:shuǐ lù bì chén
将山珍海味一应陈列出来。形容佳肴丰盛。《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两个青衣女童,安排酒来,少顷,水陆毕陈。」《水浒后传》第四○回:「光禄寺排设筵宴,水陆毕陈,笙簧迭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