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昆曲(崑曲)  拼音:kūn qǔ
流行于大陆地区江浙一带的剧种。参见「昆腔」条。
《國語辭典》:昆腔(崑腔)  拼音:kūn qiāng
流行于大陆地区江浙一带的剧种。始于元代,最初是江苏昆山一带民间所流行的清唱腔调,故称为「昆山腔」。明嘉靖年间,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综合我国各地方腔调,揉合南北曲,以笛、管、笙、琵琶、锣鼓等为乐器,旋律婉转细致,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为集南北曲大成的时曲,是明代到清中叶以前我国主要的戏曲腔调。由于所唱的是曲牌,故称为「昆曲」;因以江南苏州昆山一带的语言演出,故也称为「昆剧」。
《國語辭典》:老老  拼音:lǎo lao
1.北方人称外祖母。也作「姥姥」。
2.对老妇人的尊称。《程乙本红楼梦》第六回:「这刘老老乃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也作「姥姥」。
《漢語大詞典》:刺虎
(1).杀虎。 战国 时 陈畛 说 秦惠王 ,引 卞庄子 刺虎为喻,先待 齐 楚 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见战国策·秦策二史记·张仪列传。后因以“刺虎”为一举两得之典实。 南朝 陈 徐陵 《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胡羯凭陵,方踰 汾 潞 ,刺虎之势,时期 卞生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席益 为参政……阳与 吕 合而阴与 徐 交也。 吕 既出而欲为刺虎之术,竟不能就而反被逐。”
(2).中草药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刺虎﹝集解﹞引 苏颂 曰:“生 睦州 ,凌冬不凋,采根、叶、枝入药。味甘。主治一切肿疼风疾。”
(3).昆剧传统剧目。 清 传奇《虎口馀生》之一出(一般多误为《铁冠图》之一出)。写 明 将 周遇吉 兵败 代州 ,回 宁武关 别母,其母责令再战,并先令媳、孙自尽,然后放火自焚。 周 出战,被 闯王 部将射伤,后自尽。
《國語辭典》:起数(起數)  拼音:qǐ shù
案件。旧时衙门传审的民案或刑案,称为「起数」。《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老年伯请宽坐,容小侄出堂,问这起数与老年伯看,释此不决之疑。」
《國語辭典》:官生  拼音:guān shēng
清朝制度中,称应考乡试的高级官吏子弟为「官生」。
《國語辭典》:招蜂引蝶  拼音:zhāo fēng yǐn dié
本指花朵美丽招致蜜蜂,吸引蝴蝶。后用以形容人刻意装扮自己来吸引众人的注意。多用于女子。如:「她今晚精心打扮,却惹来招蜂引蝶的误解。」《九尾龟》第四九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贝夫人这样的一个尤物,今天看戏,明日烧香,到处卖弄风骚,招蜂引蝶。」
《漢語大詞典》:格末
方言。这么,那么。昆剧《墙头马上》第十场:“哈哈,格末真正是桩笑话哉!”越剧《二度梅》:“格末,夫人就收下做女儿吧!”
《國語辭典》:急三枪(急三槍)  拼音:jí sān qiāng
1.对性急的人的戏称。如:「这个急三枪,做起事来总是莽莽撞撞。」
2.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入双调。在昆曲中多与风入松交替使用,在平剧里成为伴奏乐曲,如饮酒、寒暄、看信等交代事件的场合使用。通常由唢呐吹奏,以锣鼓配合,演员只作手势,为一种精简舞台语言的方法。
《國語辭典》:比翼双飞(比翼雙飛)  拼音:bǐ yì shuāng fēi
雌雄比翼鸟翅膀挨著翅膀,成双并翅齐飞。用来比喻夫妻恩爱,形影不离。晋。陆机 拟西北有高楼诗:「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明。朱权《卓文君》第四折:「不是妾身多薄幸,只因司马太风骚。效神凤,下丹霄,比翼双飞上泬寥。」《花月痕》第四四回:「比翼双飞,频伽并命。」
《漢語大詞典》:刺杀旦(刺殺旦)
(1).昆剧旦行的一支。亦称“ 刺旦 ”。也叫“杀旦”、“四旦”。此等角色须有一些特技表演。
(2).京剧花旦的一支。主要扮演淫毒凶狠的妇女。另有刺奸的花旦,如《审头刺汤》中的 雪艳 ,亦名刺杀旦,则与此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