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水落  拼音:shuǐ luò
水位降低。宋。苏轼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诗二首之一:「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國語辭典》:水平  拼音:shuǐ píng
1.静止时的水面。《管子。侈靡》:「水平而不流,无源则遫竭。」唐。刘禹锡〈插田歌〉:「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2.以水面为高低的标准。
3.标准、程度。如:「他的程度不及一般水平。」也称为「水准」。
《漢語大詞典》:潮平
谓潮水涨至最高水位。又叫满潮。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五:“潮平见 楚 甸,天际望 维扬 。”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濶,风正一帆悬。” 唐 白居易 《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诗:“雁断知风急,潮平见月多。”
《國語辭典》:水势(水勢)  拼音:shuǐ shì
1.水流的方向。《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凡沟必因水势,防必因地势。」
2.水波强弱缓急的冲击力。《魏书。卷六六。李崇传》:「衍淮堰未破,水势日增。」《三国演义》第七六回:「见樊城城上旗号不整,军士慌乱;……又见襄江水势甚急。」
3.泳技。《水浒传》第一一三回:「近来一冬都学得些水势,因此无人敢来侵傍。」
4.表示植物细胞、某一溶液或固体吸水能力的一种量。纯水的水势是零,水势通常是负数,负数愈大,水势愈小,吸水力也就愈大。
《漢語大詞典》:涨水
水位上涨。例如:几天暴雨,小河开始涨水。
《國語辭典》:暴涨(暴漲)  拼音:bào zhǎng
1.水位突然升高。唐。李翱 江州南湖堤铭:「漭漭南陂,冬乾夏滮,九江暴涨,潜潮逆流。」《新唐书。卷一六二。列传。李逊》:「时久雨,洛暴涨。」
2.价格突然上扬。如:「每逢台风期间,蔬果价格就一夕暴涨。」
《漢語大詞典》:水则(水則)
立于水中测量水位高低的标尺。宋史·河渠志五:“ 景祐 二年, 怀敏 知 雄州 ,又请立木为水则,以限盈缩。”
《漢語大詞典》:水情
水位、流量等水文方面的情况。
《漢語大詞典》:立表
(1).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 立表下漏 ”。
(2).立木观测水位。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 躬 持节领护 三辅 都水。 躬 立表,欲穿 长安城 ,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
(3). 春秋 末, 齐国 被 晋 燕 侵伐, 景公 擢 司马穰苴 为将军,宠臣 庄贾 为监军。 穰苴 与 贾 约期会于军门。 穰苴 至,立表下漏而待。 贾 以骄慢误时, 穰苴 乃斩 贾 示众,三军惊惧振奋,遂却 晋 燕 之师。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因以“立表”为严明军纪之典。 南朝 梁 沈约 《与谢朏敕》:“倾首东路,望兼立表。”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
《漢語大詞典》:立表下漏
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穰苴 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 贾 。” 司马贞 索隐:“立表,谓立木为表以视日景;下漏,谓下漏水以知刻数也。”
《國語辭典》:涨落(漲落)  拼音:zhǎng luò
1.水位的升降。
2.物价的高低。也作「涨跌」。
《漢語大詞典》:石堰
用以挡水、溢流的石筑低坝。可抬高水位,便利灌溉和航运。新唐书·食货志三:“ 河南 尹 裴迥 ……自 龙门 东山抵 天津桥 为石堰以遏水。”宋史·河渠志四:“ 涇河 中旧有石堰,修广皆百步。” 萧平 《三月雪》:“栗叶枯黄了……石堰下传来几声断断续续的秋虫的鸣声。”
《漢語大詞典》:回落(迴落)
谓水位、物价等上涨后又下降。如:风平浪静,河水回落。如:人们盼着棉价回落。
谓草木春夏回生繁盛,秋冬衰落枯萎。 唐 李端 《鲜于少府宅看花》诗:“迴落报荣衰,交关鬭红紫。”
《漢語大詞典》:壅水
因水流受阻而产生的水位升高现象。如在河流中建造闸、坝或桥墩,或有冰凌阻塞时,均能引起壅水。又如两河流汇合相通,一河盛涨时,则在另一河中也会引起壅水。
《国语辞典》:涌潮(涌潮)  拼音:yǒng cháo
涨潮时水位突然增加,形成落差大而不连续前锋涌向上游的现象。常发生于潮差极大的河口,如钱塘潮。
《國語辭典》:秋汛  拼音:qiū xùn
立秋至霜降之间发生的河水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