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字印
即印刷用的活字。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 庆历 中,有布衣 毕昇 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脣,每字为一印……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分類:印刷活字
《國語辭典》:排字  拼音:pái zì
用活字模,根据原稿一定格式排成书版,以备印刷。如:「请把这份稿子拿去排字。」
《國語辭典》:铅字(鉛字)  拼音:qiān zì
用铅、锑、锡等原料制成的印刷或打字用的活字。
《漢語大詞典》:活版
(1).亦作“ 活板 ”。用活字排成的印刷板。 宋 代 毕昇 发明。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 庆历 中,有布衣 毕昇 ,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脣,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煬之,药稍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版,一本作“ 板 ”。 清 叶燮 原诗:“总之以‘月白风清’‘鸟啼花落’等字装上地头,一名目则一首诗成,可以活板印就也。”
(2).见“ 活字版 ”。
《國語辭典》:活字版  拼音:huó zì bǎn
1.由各字模拼排的印版。字模最早为木制或铜制,今则通用铅字。简称为「活版」。
2.以活字排版印刷的版本。
《漢語大詞典》:铜活字(銅活字)
铜制的印刷活字。公元1403年, 朝鲜 已开始大量铸造铜活字印书。制法先用黄杨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铜液成字。 中国 明 代 弘治 正德 年间(1488-1521年),在 无锡 、 常州 、 苏州 、 南京 一带曾广泛应用铜活字印书。 清 雍正 四年(1726年), 武英殿 曾用铜活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亦省称“ 铜字 ”。《清会典事例·内务府三十·武英殿库作》:“铜字库,库掌一员,拜唐阿二名,专司铜字铜盘及摆列等事。”
《国语辞典》:活字版印刷  拼音:huó zì bǎn yìn shuā
以活字排版的印刷方法。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所发明。也称为「活字印刷」。
《国语辞典》:泥活字  拼音:ní huó zì
用黏土刻成的印刷活字。其制作方式是先以胶泥做成活字,然后用火烧硬即成。为北宋时毕升所发明的。
《國語辭典》:活字版  拼音:huó zì bǎn
1.由各字模拼排的印版。字模最早为木制或铜制,今则通用铅字。简称为「活版」。
2.以活字排版印刷的版本。
《漢語大詞典》:活字合金
即铅字合金。为铸造印刷活字、铅版的重要材料,由铅、锑、锡组成。也称印刷合金、铅合金、字铅。
《漢語大詞典》:活字印刷
指由 宋 代 毕昇 发明的用活字排版的印刷方法。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 仁宗 时工匠 毕昇 发明了活字印刷。”参见“ 活字 ”、“ 活版 ”。
《國語辭典》:聚珍版  拼音:jù zhēn bǎn
活字版印本。清乾隆三十八年(西元1773),诏刻《四库全书》中善本,侍郎金简请以活字版印行,高宗以活字版之名不雅,赐名「聚珍版」。也称为「聚珍本」。
《國語辭典》:活字版  拼音:huó zì bǎn
1.由各字模拼排的印版。字模最早为木制或铜制,今则通用铅字。简称为「活版」。
2.以活字排版印刷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