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选妓征歌(選妓徵歌)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语本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輦,徵歌出洞房。” 明 冯梦龙 《楚江情·歌筵买骏》:“选妓徵歌惟买醉,只愁回首岁华虚。”参见“ 选色徵歌 ”。
《漢語大詞典》:选妓徵歌(選妓徵歌)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语本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輦,徵歌出洞房。” 明 冯梦龙 《楚江情·歌筵买骏》:“选妓徵歌惟买醉,只愁回首岁华虚。”参见“ 选色徵歌 ”。
《国语辞典》:耕读(耕读)  拼音:gēng dú
利用农耕之馀,致力学问的生活方式。比喻勤苦恬淡。如:「这种耕读的生活虽苦,他却怡然自得。」
《國語辭典》:腐生  拼音:fǔ shēng
1.异营生物依赖分解有机物或生物的遗体,吸收一部分分解物以维持生命的现象。如霉菌、细菌。
2.思想陈腐不合时宜的读书人。
《漢語大詞典》:选色征歌(選色徵歌)
挑选美女,征召歌伎。指放荡的生活方式。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结駟连骑,选色徵歌。”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当 玄宗 天宝 改元以后……除了选色徵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亦作“ 选歌试舞 ”、“ 选舞徵歌 ”。 清 张问陶 《读〈桃花扇传奇〉偶题》诗之二:“布衣天子哭荒陵,选舞徵歌好中兴。”
《国语辞典》:民族同化  拼音:mín zú tóng huà
一个民族在语文、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逐渐融入于另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过程。
《国语辞典》:社会调查(社会调查)  拼音:shè huì diào chá
对某一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人群关系、政治态度、文化价值、家户收支、迁徙等社会状况,系统性地蒐集资料,以供特定研究目的或综观整体社会发展之用。
《国语辞典》:逐水草而居  拼音:zhú shuǐ cǎo ér jū
一种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因居于半乾燥地区,当一地的水草食尽后,必须迁徙到另一地放牧,故称为「逐水草而居」。
《国语辞典》:开放的态度(开放的态度)  拼音:kāi fàng de tài dù
个人对自己内在的感受能自由表达的一种生活方式。
《国语辞典》:稻米的文化  拼音:dào mǐ de wén huà
凡一地的生活方式和地理景观都和稻作有密切的关系,则此地区孕育的文化,可称为「稻米的文化」。其特色包括人民适应力强、地无閒土、农忙时家无閒人、人口过剩、普遍贫困等。
《国语辞典》:游牧民族  拼音:yóu mù mín zú
以游牧为生活方式的民族,如匈奴、蒙古、东胡、突厥、阿拉伯诸族皆是。此等民族大率犷悍善战,每每侵掠农业民族。
《国语辞典》:次级文化(次级文化)  拼音:cì jí wén huà
社会里某些群体的价值、观念、习惯或生活方式等,与主流社会相异,并具有独特性者,称为次级文化。也称为「次文化」。
《漢語大詞典》:生态学(生態學)
研究生物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的相互关系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