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实迹(實跡)
见“ 实跡 ”。
亦作“实蹟”。 真确的事实。亦偏指业绩。明史·孝宗纪:“壬戌,諭吏部、都察院,人材进退,考察务得实跡,不可偏听枉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况且‘捉姦捉双’,我和你又无实跡凭据,随他説长説短,官府不过道是拦词抵辩,决不反为儿子究问娘姦情的。” 清 何琇 樵香小记·焚廪浚井:“焚廪浚井之説,亦姑与就事论事,不必果以为实跡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 梁启超 《民约论鉅子卢梭之学说》:“ 卢梭 民约之説,非指建邦之实跡而言,特以为其理不可不如是云尔。”
《漢語大詞典》:精谛(精諦)
精微而真确。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其道乃可以精諦至严敬致。”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家诫:“﹝ 朱用纯 ﹞临终,顾其徒曰:‘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勉之。’语亦精諦。”
分類:精微真确
《国语辞典》:千真万真(千真万真)  拼音:qiān zhēn wàn zhēn
非常真确。《红楼梦》第三五回:「提起姊妹,不是我当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也作「千真万确」。
分类:真确
《国语辞典》:主知说(主知说)  拼音:zhǔ zhī shuō
1.伦理学上的学说。主张完全真确的认识为道德生活唯一的标准,如苏格拉底、斯宾挪沙均主张此说。
2.美学上的学说。主张美的价值决定于艺术品的内容,亚理斯多德即主张此说。
《国语辞典》:颠扑不碎(颠扑不碎)  拼音:diān pū bù suì
比喻理论真确,不能改易。也作「颠簸不破」、「颠扑不破」。
《国语辞典》:错翻眼皮(错翻眼皮)  拼音:cuò fān yǎn pí
俗称识人不真确,而误认其为某种人。如:「你错翻眼皮,以为我是好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