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针砭(針砭)  拼音:zhēn biān
1.一种以石针刺经脉穴道的治疗方法。宋。祖士衡《西斋话记》:「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也作「针砭」。
2.比喻规劝过失。《红楼梦》第九八回:「那宝钗任人诽谤,并不介意,只窥察那宝玉心病,暗下针砭。」也作「针砭」。
《國語辭典》:针砭(鍼砭)  拼音:zhēn biān
1.一种以石针刺经脉穴道的治病方法。宋。苏辙〈次韵子瞻渼陂鱼〉诗:「少年勿笑贪七箸,老病行看费针砭。」也作「针砭」。
2.比喻规劝过失。宋。范成大〈晞真阁留别方道士宾实〉诗:「时时苦语见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也作「针砭」。
《漢語大詞典》:针石(針石)
亦作“鍼石”。
(1).用砭石制成的石针。古代针灸用石针,后世用金针。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鍼石之所及。”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和 鹊 虽不长生,而针石不可谓非济命之器也。”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汤沐具而蟣虱相吊,针石炽而痈疽立溃。” 明 李东阳 《吴原博修撰医俗亭》诗:“託君多病躯,藉此鍼石手。”
(2).即砭石。形如玉,可以制针灸用的石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砭石:“按《东山经》云: 高氏之山 , 鳧丽之山 ,皆多针石。 郭璞 注云:可为砭针也。”
(3).比喻摆脱困阨或解除弊病的手段。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病:“万里之朝,日闻唯唯,而后闻诸生之愕愕,此乃公卿之良药鍼石。”
《漢語大詞典》:镵石(鑱石)
古时治病用的石针。《素问·汤液醪醴论》:“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鑱石、鍼艾治其外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鑱石撟引,案杌毒熨,一拨见病之应。” 司马贞 索隐:“鑱谓石针也。” 明 何景明 《七述》:“骨髓之病,可以鑱石炙熨。” 清 唐甄 潜书·远谏:“良药鑱石,国之宝也。”
《漢語大詞典》:恶石(惡石)
用以治病的石针。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杨伯峻 注:“恶石,以石为鍼,刺之常苦痛。” 清 方苞 《书高密单生追述考妣遗事后》:“盖功利嗜欲薰鑠流毒於人心者深且固矣,非猛药恶石不足以攻除。”
分類:治病石针
《國語辭典》:砭石  拼音:biān shí
中国最古老的医疗用具。在石器时代,人们为解除疾病的痛苦,常以石块磨成尖石或片状,用以破开脓包及放血等。今则多以金属制品替代。也称为「砭针」、「石针」。
《漢語大詞典》:箴砭
古代用石针治病。后借喻为纠谬;规谏。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昔之著道书者多矣,莫不务广浮巧之言,以崇玄虚之旨,未有究论长生之阶径,箴砭为道之病痛,如吾之勤勤者也。” 清 钱谦益 《冯已苍诗序》:“ 已苍 之诗行世,必有读其诗而知其学者,於以箴砭俗学,流别风雅,其必有取于此矣。”清史稿·选举志二:“ 中国 民质所最缺,亟宜箴砭以图振起者有三: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实。”
《國語辭典》:砭灸  拼音:biān jiǔ
砭,用石针刺;灸,用艾草点火薰烧。「砭灸」为古代治病的方法。《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列传。仓公》:「法不当砭灸,砭灸至气逐。」
《漢語大詞典》:痛砭
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 宋 陆游 《术家言予今岁畏四孟月而秋尤甚自初秋小疾屡作戏题长句》:“耆齿觉衰嗟已晚,孟秋属疾信如占。危途本自难安步,恶石何妨更痛砭。”
《國語辭典》:攻砭  拼音:gōng biān
石针刺病称为「砭」。攻砭泛指医家治病诊疗。《宋史。卷三六○。赵鼎传》:「今日之事如人患羸,当静以养之,若复加攻砭,必伤元气矣。」
分類:石针治病
《漢語大詞典》:砭熨
用石针刺穴,用药物熨贴患处。谓救治病痛。 唐 裴延翰 《〈樊川集〉后序》:“其砭熨嫉恶,隄障初终,若濡槁于未焚,膏痈于未穿。”
《漢語大詞典》:砭磨
用石针刺磨患处,引申为救时除弊。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空抱膏肓之苦,莫克砭磨;迄何毫髮之劳,可当褒序。”
《漢語大詞典》:砭割
以石针治病。喻忍痛除恶。 汉 扬雄 《太玄·达》:“达于砭割,前亡后赖。” 司马光 集注:“割爱去恶,如砭割之去病,虽有亡,后得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