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欠税(欠税)  拼音:qiàn shuì
指纳税义务人未在期限内缴纳足额的税款。如:「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因为欠税金额过高,遭到限制出境的处分。」
《國語辭典》:税金(稅金)  拼音:shuì jīn
纳税的金额。
分類:税金税款
《國語辭典》:租税(租稅)  拼音:zū shuì
1.旧时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墨子。辞过》:「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唐。杜甫〈兵车行〉:「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2.政府为执行职务,根据法律规定,按期强制徵收的部分国民所得。
《漢語大詞典》:协济(協濟)
(1).同心协力,互相支持。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三:“更相调护,协济於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且诸将不能协济,反自相忌嫉。”
(2).友援;救济;接济。 明 徐渭 《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转餉 关 中 ,伫待 萧何 之协济。”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输半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而各省亦以款项协济中央。”
(3).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七》:“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然后以他县之赋益之,名为协济。” 清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军政府财政纪要》:“ 贵州 夙号贫国,然协济实惠,亦祇承平时有之。”参见“ 协餉 ”、“ 协解 ”。
《國語辭典》:解官  拼音:jiè guān
古代负责押解人犯、解送税款等的官差。清。洪升《长生殿》第三出:「昨已买嘱解官,暂时松放。」《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内中一个解官,武员打扮。」
《國語辭典》:税额(稅額)  拼音:shuì é
纳税的总数。
《漢語大詞典》:折支
(1).折价支付的税款。 宋 范仲淹 《与尹师鲁书》:“折支已差人 许州 般取,到即走报。”
(2).弯腰。支,通“ 肢 ”。《旧唐书·张柬之传》:“扇动酋渠,遣成朋党,折支諂笑,取媚蛮夷。”
《國語辭典》:免税(免稅)  拼音:miǎn shuì
免收税金。如:「免税烟」、「免税店」。《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每常有下路粮船,运粮到京,交纳过后,那空船回去,就揽这行生意,假充座船,请得个官员坐舱,那船头便去包揽他人货物,图个免税之利。」
分類:免税税款
《漢語大詞典》:认纳(認納)
(1).应承交纳(税款)。 明 海瑞 《拟丈田则例》:“ 琼州 地大抵地多而额数甚少,地无虚粮,万分之一亦有里递人等肯为之认纳,只照黄册额数更是明準。”
(2).领取。《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况 来保 已是 鄆王府 认纳官钱,教他与伙计在那里,又看了房儿,又做了买卖。”
《漢語大詞典》:户钞(户鈔)
农户缴纳税款后取得的收据。 宋 桂万荣 《棠阴比事原编·刘相邻证》:“丞相 刘沆 知 衡州 日,有大姓 尹 氏,欲买邻人田,莫能得,邻人老而子幼,乃伪为券。及邻人死,即逐其子。讼二十年,不得直, 沆 至,又诉, 尹 氏出积岁户钞为证。 沆 曰:‘若田百顷,户钞岂特收此乎?’”
《國語辭典》:盐引(鹽引)  拼音:yán yǐn
1.明清时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由户部印发的称为「盐引」;由各地盐政所发的称为「盐票」。
2.盐包。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快准备著五千船盐引,十万担茶挑。」
《國語辭典》:曲钱(麴錢)  拼音:qú qián
酒户所纳的税金。《宋史。卷一八五。食货志下七》:「治平四年,手诏蠲京师酒户所负曲钱十六万缗。」也称为「曲引钱」。
《漢語大詞典》:月桩钱(月樁錢)
南宋 为支应军饷而加征的税款名目,因系计月桩办钱物,故称。 绍兴 二年(1132年), 韩世忠 驻军 建康 ,由 江东 漕司每月拨饷十万缗以供军需。规定动用经制钱,上供钱及移用其他税钱,漕司不肯动拨本身税款,指定科目又不够支应,就向地方摊派。州县巧立名目,横征于民。其名目有:麴引钱、纳醋钱、卖纸钱、户长甲帖钱、保正牌限钱、折纳牛皮筋角钱,两讼不胜则有罚钱、既胜则令纳欢喜钱等。其后又推行于 江浙 及 湖南 ,以 江南东 、 西 路受害最重。参阅文献通考·征榷六宋史·食货志下一
《國語辭典》:漏税(漏稅)  拼音:lòu shuì
以不正当的方法,逃避或减少法令规定应缴纳的税捐。是一种犯罪行为。
《國語辭典》:上税(上稅)  拼音:shàng shuì
纳税。如:「这批货上税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