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古代英雄的石像
童话。叶圣陶作。1930年发表。一座矗立在市中心广场的石像,因受到市民的敬仰而骄傲起来,看不起脚下的石块。后来石像摔倒在地,也变成了一块块石块。市民就用这些石块铺成了一条路。作品讽刺了轻视群众的英雄观。
《国语辞典》:魔镜(魔镜)  拼音:mó jìng
1.一种半透过性玻璃制成的镜子。其特点为:一面可完全透视,和一般玻璃无异,另一面则可反射光线,看起来跟镜子一样。有防止犯罪或观察监视等特殊用途。
2.具有魔力的镜子。如白雪公主童话中,邪恶王后拥有的那一面镜子,具有能辨识美丑的魔力。
《国语辞典》:安徒生  拼音:ān tú shēng
Andersen,Hans Christian
人名。(西元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幼年贫困失学,后得人资助入大学,始得发挥其写作长才,至老年犹致力童话创作不倦。著有《即兴诗人》、《无画之画帖》、《丑小鸭》、《拇指丽娜》等,各国多有译文。
《国语辞典》:格林童话(格林童话)  拼音:gé lín tóng huà
书名。为德国格林兄弟蒐集编写的童话故事集。文笔流畅清雅,甚受儿童欢迎。
《国语辞典》:仙蒂瑞拉  拼音:xiān dì ruì lā
Cinderella
法国童话小说中的女主角。参见「灰姑娘」条。
《国语辞典》:丑小鸭(丑小鸭)  拼音:chǒu xiǎo yā
1.丹麦诗人和童话作家安徒生,于西元一八四二年所写的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描写一只原本被视为又小又丑的鸭子,最后却蜕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
2.容貌难看的小女孩。如:「想不到当年的丑小鸭,如今却变得如此美丽!」
《国语辞典》:伯罗(伯罗)  拼音:bó luó
Charles Perrault
人名。(西元1628~1703)法国诗人、童话故事作家。西元一六六○年前后,以轻快的爱情诗厕身文学,一六七一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主要作品有《小红帽》、《睡美人》、《靴子里的猫》、《蓝胡子》等童话故事集。
《国语辞典》:小飞侠(小飞侠)  拼音:xiǎo fēi xiá
英国童话作家巴里爵士(Sir James Mathew Barrie)笔下的人物。小飞侠彼得潘剑术好,会飞行,行侠仗义,与凶恶的海盗船长虎克争斗。
《国语辞典》:桃太郎  拼音:táo tài láng
1.日本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叙述一对夫妇年老无子,某日,老妇人至溪边洗衣,得一巨桃。数日后,由桃子里得一子,故称为「桃太郎」。因其屡次制伏恶魔,为日本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如:「这部电影的内容,主要描写日本童话人物桃太郎打败恶魔的故事。」
2.用以泛称日本人。如:「这家桃太郎开的寿司店,食材、口味都很道地,所以颇受欢迎。」
《国语辞典》:睡美人  拼音:shuì měi rén
由德国作家格林兄弟改编而成的童话故事。叙述国王与皇后期盼许久,终于生下一公主,但命名宴会时,公主遭女巫诅咒十五岁时刺到纺锤毙命,幸得仙女解救,让公主改为昏睡一百年,并等一王子出现才得解救。后果如其言,公主昏睡一百年后,得王子解救,并与之结为连理。故事曾改编成电影、舞台剧、芭蕾舞等。
《国语辞典》:白马王子(白马王子)  拼音:bái mǎ wáng zǐ
女性心目中的理想对象。渊源于西方童话故事,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王子,经常适时出现解救美麗温柔的公主于危难之中。
《漢語大詞典》:安徒生童话集
丹麦安徒生作于1835-1872年。其童话创作既立足于现实生活,又充满了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想像和期望;而对人间的黑暗和各种不合理现象,则给予无情的揭露和讽刺。作品的语言生动活泼,睿智幽默,又充分表现出儿童的心理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漢語大詞典》:宝葫芦的秘密
中篇童话。张天翼作。1958年发表。小学生王葆在梦中得到了一只宝葫芦,从此他要什么便有什么。他想做一个起重机模型,马上就出现一台,但模型倒塌后,他却束手无策。考试时,别人做完的考卷会神奇地与他的白卷对调,结果被人发现。在老师教育下,他终于提高了认识,与宝葫芦告别。
《國語辭典》:圣诞老人(聖誕老人)  拼音:shèng dàn lǎo rén
西方传说中会在圣诞夜降临,并送礼物给儿童的老人。古罗马时,每到元旦即用青枝绿叶和灯火装饰房屋,并向儿童与穷人赠送礼物。西元四世纪左右,基督圣徒尼古拉曾多次拯救儿童脱离灾难,而后,在德意志境内首先出现把尼古拉当作圣诞老人或新年老人的风俗。随后传到以基督教归正宗为主的国家,信奉归正宗的荷兰人到达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后,用圣克劳斯代替尼古拉为圣诞老人。也称为「耶诞老人」。
《漢語大詞典》:狼外婆
童话中乔装为慈祥外婆的狼。借指善于伪装的恶人。 秦牧 《说狼》:“正因为豺狼是这样的狡猾,那个‘狼外婆敲门’的故事才会传遍了 欧洲 和 亚洲 。”《诗刊》1978年第6期:“叛徒 江青 就像童话里那个狼外婆一样,打着关心少年儿童和儿歌创作的幌子,招摇撞骗,毒害儿童,扼杀革命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