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嘹亮  拼音:liáo liàng
声音清澈而响亮。南朝梁。刘孝绰〈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妍歌已嘹亮,妙舞复纡馀。」也作「憀亮」、「嘹喨」。
《國語辭典》:清亮  拼音:qīng liàng
1.澄净明亮。宋。苏轼〈七月五日诗〉二首之二:「秋来未云几,风日已清亮。」《红楼梦》第三十八回:「看著水,眼也清亮。」
2.清脆嘹亮。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清亮之音,谁专称于往笛。」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驾诣郊坛行礼》:「有歌者,其声清亮。」
3.清高正直。《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为沛相,乘苇车到官,以清亮称。」《晋书。卷三十七。宗室传。安平献王孚传》:「南中郎将、下邳王晃清亮中正,体行明洁。」
《國語辭典》:爽爽  拼音:shuǎng shuǎng
英明俊迈,超越寻常的样子。《南史。卷七二。文学传。何思澄传》:「人中爽爽有子朗。」《全唐诗。卷八○六。寒山诗》:「精神殊爽爽,形貌极堂堂。」
《漢語大詞典》:脆响
清脆响亮。例如:巴掌拍得脆响。
《国语辞典》:书声琅琅(书声琅琅)  拼音:shū shēng láng láng
形容读书的声音清脆响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相传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也作「书声朗朗」。
《国语辞典》:书声朗朗(书声朗朗)  拼音:shū shēng lǎng lǎng
形容读书的声音清脆响亮。《镜花缘》第二三回:「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也作「书声琅琅」。
《国语辞典》:吉玎玎  拼音:jí dīng dīng
拟声词。形容玉器、瓷器等物撞击的清脆响声。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吉玎玎掂损了玉琏环,厮琅琅顿开金串锁,扢嗤嗤扯破了锦回文。」
《漢語大詞典》:脆亮
清脆响亮。《花城》1981年第5期:“她会高傲地昂着头,用脆亮的嗓音叫道:‘嗨, 冯毅 ,过来一下。’”《花城》1981年第6期:“那童音之脆亮,舞姿之飘逸,真把观众弄狂了。”
《漢語大詞典》:枪鏦(鎗鏦)
亦作“ 鎗摐 ”。 象声词。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唐 白居易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答之》:“八行落泊飞云雨,五字鎗摐动珮环。” 唐 无名氏 《冥音录》:“丝桐之音,鎗鏦可听。”
《漢語大詞典》:晶琅琅
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茅盾 《子夜》十一:“﹝她﹞晶琅琅地叫道:‘ 冯老伯 !久违了,做得顺手么?’” 茅盾 《子夜》十四:“ 吴为成 满脸忧虑似的恭恭敬敬坐在那里点着头,却用半只耳朵听隔壁的牌响和 林佩珊 的晶琅琅的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