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铜盘(銅盤,銅槃)
(1).亦作“ 铜槃 ”。 商 至 战国 时期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 奉铜槃而跪进之。”后汉书·左慈传:“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 宋 苏轼 《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鐘以为日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宣德铜盘:“ 曾宾谷 方伯藏 宣德 铜盘,方径三寸五分,内刻御製《锦堂春》词。”
(2).即铜钹。通典·乐四:“铜鈸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参见“ 铜鈸 ”。
(3).指烛台。 唐 杜甫 《从事行赠严二别驾》:“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仇兆鳌 注:“铜盘,烛臺也。”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二:“金吾之威不能禁,铁柱倒塌铜盘倾。”
(4).见“ 铜盘重肉 ”。
銅槃:1.商 至 战国 时期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2.即铜钹。
《國語辭典》:铜钹(銅鈸)  拼音:tóng bá
乐器名。也称钹。参见「钹」条。
《漢語大詞典》:铜盘重肉(銅盤重肉)
贵重的食器,丰盛的饭菜。引申指特殊恩宠。北齐书·杨愔传:“ 杨愔 ,字 遵彦 ……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羣儿咸争之, 愔 頽然独坐。其季父 暐 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曰:‘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宅内有茂竹,遂为 愔 於林边别茸一室,命独处其中,常以铜盘具盛饌以饭之。因以督厉诸子曰:‘汝辈但如 遵彦 谨慎,自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佚事》:“此余家贤宅相,有 北齐 杨遵彦 之风,真足消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者也。”亦省作“ 铜盘 ”。 唐 黄滔 《祭南海南平王文》:“虽琼树之未亲,若铜盘之已接。”
《漢語大詞典》:镣铫(鐐銚)
即铜钹。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明月湾》:“初闻鏘镣銚,积渐调参差。”一本作“跳銚”。 宋 曾慥 类说·诸山记·武夷君:“金师 罗妙容 挥镣銚,即铜鈸也。”参见“ 铜鈸 ”。
分類:铜钹
《國語辭典》:铜钹(銅鈸)  拼音:tóng bá
乐器名。也称钹。参见「钹」条。
《國語辭典》:铙钹(鐃鈸)  拼音:náo bá
乐器名,古代铜制击乐器。形制相似,而稍有区别。圆形,中间有凸起部分,每付两片,演奏时两片相击发声。但铙和钹中间凸起部分,大小不同,铙的凸起部分小、而钹的凸起部分大。在音质上,铙发音较响亮,馀音较长;钹发音较浑厚、馀音较短。明清以来,民间流行的十番锣鼓,在配器上充分利用铙和钹各自的特点,造成丰富的音响效果。现在的铙和钹已发展成多种形式,是各种戏曲和秧歌舞的重要伴奏乐器之一。在吹打乐队中,特别在十番锣鼓的合奏中扮演重要角色。
《国语辞典》:踏钹(踏钹)  拼音:tà bá
乐器名。金属棒轴上,装有两个水平的铜钹,脚踏键盘时,铜钹便相互敲打而发出声音。为现代流行音乐中常见的敲击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