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翅鞘
即鞘翅。某些昆虫的前翅。
《國語辭典》:天牛  拼音:tiān niú
动物名。鞘翅目昆虫。常见的有二种:一种身体较小,黑色而有光泽,翅上有白色星点,称为「星天牛」。另一种身体较大,黑褐色,密生灰黄色绒毛,称为「褐天牛」。天牛是蛀木材专家,常利用其锐利的口器蛀蚀桑树、果树、茶树等,是森林、作物的害虫。
《国语辞典》:叩头虫(叩头虫)  拼音:kòu tóu chóng
1.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体为长椭圆形,全身黑褐色,触角长而呈锯齿状。腹节可自由屈曲,故仰其腹,能自行跃起,以指按其体,即频叩其头,故称为「叩头虫」。也称为「磕头虫」。
2.戏称受制于权势,唯命是从,只知鞠躬哈腰的人。如:「早知他是个叩头虫,才不会推选他为我们的工会代表!」也称为「磕头虫」。
《國語辭典》:甲虫(甲蟲)  拼音:jiǎ chóng
鞘翅目昆虫的统称。前翅革质化,静止时,左右翅在背上正中线合而为一,并可盖住膜质后翅和腹部。甲虫类约有二百科,分布广泛,除南北极外,栖息地遍布全球。
《国语辞典》:渔娘(渔娘)  拼音:yú niáng
1.从事打渔的女性。也作「渔娘」。
2.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体略呈圆球形,全身呈暗黄色,翅鞘有黑色龟甲状斑纹,触角及两须细长呈土色。体下及脚暗黄。复眼中央有两条褐纹,前胸背之后线则有两条黑纹。常见于池沼边。
《国语辞典》:金花虫(金花虫)  拼音:jīn huā chóng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长约六至八公釐,头黑与胸同宽,体色灰褐且有光泽。触角长,胸部圆柱状,翅鞘青蓝,脚黄褐色。产卵于稻苗,幼虫食害稻叶。
《国语辞典》:七星瓢虫(七星瓢虫)  拼音:qī xīng piáo chóng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瓢虫科。体呈圆形,背部隆起,长约六至八公釐,翅呈橘黄色,上有七个椭圆形的黑色斑纹。成虫、幼虫皆以捕食蚜虫为生。
《国语辞典》:扁拟谷盗虫(扁拟谷盗虫)  拼音:biǎn nǐ gǔ dào chóng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一种谷物中常见的害虫。体小约三毫米,呈咖啡色,寿命约一个月,但繁殖力很强。虫体本身无明显害处,但粪便等排泄物可能有相当程度的毒性。
《国语辞典》:牙虫(牙虫)  拼音:yá chóng
1.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牙虫科。栖水中,长寸许,黑色,椭圆形,身有小点,胸有棘状突起,脚细长,善泳水,捕食小鱼及虫类。
2.旧时以为龋齿中寄生有虫,遂有以拨牙虫为业的人。
《国语辞典》:鲞蠹(鲞蠹)  拼音:xiǎng dù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鲣节虫科。体长约七公釐,长椭圆形,色黑。头部常隐缩于前胸下,触角一对,尾端有长毛。常为害毛皮、织物、蚕茧等。
《国语辞典》:豉虫(豉虫)  拼音:chǐ chóng
动物名。鞘翅目豉虫科。体形椭圆,长约五公分,呈黑色或黄色,有光泽,群集水面,善游泳,时时旋转不已。
《国语辞典》:虎甲虫(虎甲虫)  拼音:hǔ jiǎ chóng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虎甲虫科。体长约五、六公分,身上的色彩鲜艳,背上、脚上皆有黄色斑纹,性残暴会以口器咬人。大多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属肉食性昆虫,以捕捉害虫为生。可入药,用以治疗疥癣等病。也称为「班蝥」、「斑猫」、「斑蝥」、「螌蝥」。
《国语辞典》:象鼻虫(象鼻虫)  拼音:xiàng bí chóng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椭圆形,头小而口吻特长,如象鼻状,故称为「象鼻虫」。成虫及幼虫皆以植物为食,或于植物上造瘿、捲叶。多寄生于香蕉、果树或谷类上,而为害其果实或新芽。
《国语辞典》:朽木虫(朽木虫)  拼音:xiǔ mù chóng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朽木虫科。体暗褐色,长约五公分,前胸背稍呈四角形,中间穹起,翅鞘为长卵形,有直沟九条,常见于朽木间。
《国语辞典》:铁甲虫(铁甲虫)  拼音:tiě jiǎ chó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金花虫科。体小,身上多棘刺,雌虫产卵于叶中,幼虫则在叶内化蛹成虫,其沿叶脉嚼食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多则使稻株枯萎,是台湾五大稻作害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