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陈妙登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明帝妃。丹阳建康人。屠家女。家贫,宋孝武帝时迎入宫,不见幸。后赐刘彧为妃。始有宠,一年衰歇,以赐李道儿。寻又迎还,生刘昱。刘彧即位,拜贵妃。后刘昱即位,上尊号为皇太妃。顺帝升明初,降为苍梧王太妃。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6 名不详。成都(今属四川)人徐耕之长女。唐末与其妹(一说即花蕊夫人)同为王建所纳。王建即前蜀帝位后,封为淑妃。后主王衍时,封翊圣太妃。咸康元年(925)随王衍游青城山,与其妹顺圣太后历观诸景,赋诗唱和。是年十一月前蜀亡,与王衍等降后唐军。次年四月,在赴洛阳途中,被杀于秦川驿。事迹据《鉴诫录》卷五、《蜀梼杌》卷下,参浦江清《花蕊夫人宫词考證》。《全唐诗》存诗8首。
安太妃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代北人。后晋高祖石敬瑭兄石敬儒妻,出帝石重贵母。封秦国夫人。出帝立,尊为皇太妃。老而失明,从出帝北迁,自辽阳徙建州,卒于道中。
《漢語大詞典》:太妃
(1). 三国 魏 以来尊称诸王之母为太妃。晋书·汝南王亮传:“太妃,尝有小疾,祓於 洛水 。”旧唐书·宪宗纪上:“甲子, 郇王 母 王昭仪 …… 衡王 母 阎昭训 等,各以其王并为太妃。”
(2). 清 代尊封皇帝之祖父或父所遗留的妃、嫔为太妃、太嫔。清史稿·后妃传一:“先朝妃、嬪称太妃、太嬪。”参阅《清通典·嘉礼二》
《漢語大詞典》:皇太妃
皇帝对原非皇后的生母的尊称。晋书·后妃传下·周太妃:“ 哀帝 即位,詔有司议贵人位号,太尉 桓温 议宜称夫人,尚书僕射 江虨 议应曰太夫人。詔崇为皇太妃,仪服与太后同。”宋书·后废帝纪:“﹝ 泰豫 元年﹞秋七月戊辰,崇拜帝所生 陈贵妃 为皇太妃。” 宋 秦观 《代贺皇太妃受册表》:“恭以皇太妃挺生淑质,休应昌期。”
《国语辞典》:太妃糖  拼音:tài fēi táng
一种以糖和奶油制成的糖果。为美语taffy和英语toffee、toffy的音译。
《國語辭典》:东朝(東朝)  拼音:dōng cháo
1.汉代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之东,太后常居此,因故转称太后为「东朝」。《汉书。卷五二。灌夫传》:「上然之,赐婴食,曰:『东朝廷辩之。』」明。朱有燉 元宫词:「包髻团衫别样妆,东朝谒罢出宫墙。」
2.太子。晋。陆机〈答贾长渊诗〉:「东朝既建,淑问峨峨。」《新唐书。卷一一四。列传。崔融》:「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中宗为太子时,选侍读,典东朝章疏。」也称为「东储」。
《漢語大詞典》:东内(東内)
(1). 唐 大明宫 (后改 蓬莱宫 )的别称。旧唐书·地理志一:“ 东内 曰 大明宫 ,在 西内 之东北。 高宗 龙朔 二年置…… 高宗 以后,天子常居 东内 ,别殿、亭、观三十餘所。”
(2).泛指宫内东面的宫。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四:“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
《國語辭典》:太仪(太儀)  拼音:tài yí
1.天帝的宫庭。《楚辞。屈原。远游》:「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汉。王逸。注:「太仪,天帝之庭,习威仪之处也。」
2.公主之母的称号。《旧唐书。卷一三。德宗本纪下》:「癸酉,复呼亲王之母曰太妃,公主母曰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