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炼 → 鍊炼”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鍊气(鍊氣)
亦作“ 鍊炁 ”。 道家指通过吐纳导引等以求长生的一种方法。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 唐 李白 《凤笙篇》:“始闻鍊气餐金液,復道朝天赴玉京。” 唐 李翱 《故处士侯君墓志》:“少为道士,学 黄 老 鍊气保形之术。” 明 刘基 《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神仙,澄心鍊炁守自然。”
《國語辭典》:鍊气(鍊氣)  拼音:liàn qì
修道人修鍊吐纳,以求长生不老的方法。《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传。豆卢革》:「革自为相,遭天下多故,而方服丹砂鍊气以求长生,尝呕血数日,几死。」《西游记》第二六回:「我们还要养精、鍊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
《国语辞典》:鍊气士(鍊气士)  拼音:liàn qì shì
修鍊道术的人。《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我也久闻他们的大名,据说决非寻常鍊气士的蹊径,学问都极渊博的。」
分类:修鍊道术
《國語辭典》:得道  拼音:dé dào
1.行事合于正道。《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寻获道路。《韩非子。说林》:「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3.道家指道术修鍊完成。《抱朴子。内篇。明本》:「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
4.佛家谓證悟、解脱烦恼。南朝陈。文帝〈大通方广忏文〉:「闻名者离尘,受持者得道。」
《國語辭典》:得道多助  拼音:dé dào duō zhù
站在正义的一方行事,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國語辭典》:养气(養氣)  拼音:yǎng qì
1.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本指涵养正直刚大之气。宋以后经理学家提出,成为儒者的修养功夫之一。汉。王充《论衡。自纪》:「养气自守,适食则酒。闭明塞聪,爱精自保。」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养气》:「昔王充著述,制养气之篇,验己而作,岂虚造哉!」
2.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指培养先天的元气。《新五代史。卷六三。十国世家。前蜀》:「衍既立,宗寿为太子太保奉朝请,以鍊丹养气自娱。」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一二:「学道养气者,至足之馀,能以气与人。」
《國語辭典》:修炼(修煉)  拼音:xiū liàn
修习道家炼丹、炼气之术。唐。吕岩 忆江南。治生客词:「劝君修炼保尊年,不久是神仙。」《红楼梦》第六三回:「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行圆满,升仙去了。」
《國語辭典》:修鍊  拼音:xiū liàn
1.锻鍊修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好个幽雅去处,正堪为修鍊之所。」
2.道家鍊丹之术。
《漢語大詞典》:养道(養道)
指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丹阳化铜:“余尝从 惟湛 师访之,因请其药,取药帖,抄二钱匕相语曰:‘此我一月养道食料也。’”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点铜成庚:“我辈穷访半生,今幸遇此,可以安心养道矣。”
《漢語大詞典》:踵息
道家炼气养生之法。亦指呼吸徐缓深沉。语本庄子·大宗师:“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成玄英 疏:“真人心性和缓,智照凝寂。至於气息,亦復徐迟。脚踵中来,明其深静也。” 宋 陆游 《独学》诗:“踵息无声酣午枕,舌根忘味美晨烹。” 清 金农 《广陵秋日杂作》诗之三:“屡访花隐翁,踵息无一声。”
《漢語大詞典》:翳郁(翳鬱)
(1).繁茂成荫貌。《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树木蒙茸,藤萝翳鬱。”
(2).道教内丹派养生炼气用语。黄庭内景经·心神:“心神 丹元 字 守灵 ,肺神 皓华 字 虚成 ,肝神 龙烟 字 含明 ,翳鬱导烟主浊清。” 梁丘子 注:“翳鬱,木象也。得火而烟生,得阳而气生。清则目明,浊即目暗。”
《漢語大詞典》:修气(修氣)
修道炼气。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九转验:“ 梁朝 方山道人 ,自号 庞九经 ,身长七尺,不知年几百岁,每於石室修气,经年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