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色素  拼音:sè sù
使物体呈现各种不同颜色的物质。有天然合成的,如叶子中的叶绿素,血液中的血红素等;有人工制造的,如食物添加色素黄色四号、五号等。
《国语辞典》:食用色素  拼音:shí yòng sè sù
制造或烹调食物时,所添加对身体健康无害的色素。可增加食物美观或增进食欲。可分为天然色素与人工色素。前者有叶绿素、叶红素、叶黄素等;后者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等。现在大多数国家对其使用都设有规范。
《国语辞典》:人工色素  拼音:rén gōng sè sù
人工制成的有色化合物。常用于颜料(如锌白)、食品(如铜叶绿素)中。
《国语辞典》:合成色素  拼音:hé chéng sè sù
以人工制成的色素。用来提高商品价值、增进美观。可分为染色、印刷及食品加工用三种。因合成色素多有毒,故渐少使用。
《国语辞典》:黑色素细胞刺激素(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拼音:hēi sè sù xì bāo cì jī sù
由脑下腺中叶所分泌的激素。此激素分泌多时,刺激黑色素扩张,肤色变黑;分泌少时,肤色变淡。
《国语辞典》:细胞色素(细胞色素)  拼音:xì bāo sè sù
一种含有铁的蛋白质,是真核细胞之粒线体与叶绿体以及原核细胞之细胞膜中电子传递链的成员。
《国语辞典》:天然色素  拼音:tiān rán sè sù
非人工合成的色素。大部分无毒,常用于食品添加的著色剂,但易受酸碱、化学药品、日光及氧的分解。如花朵的红、黄、紫色等色素,树叶之叶绿素。
《國語辭典》:黑色素  拼音:hēi sè sù
黑色素是一种生物色素,存在人体的皮肤、毛发与组织等。它先由酪胺酸经氧化反应形成单体,再聚合成黑色素聚合物。阳光能增加皮肤细胞内黑色素的合成量,藉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漢語大詞典》:质素(質素)
(1).谓其本色素朴,不加文饰。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孔子 曰:賁,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思夫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 扬雄 《太玄·文》“大文弥朴” 晋 范望 注:“木故称朴,朴而质素,故似不文也。”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二幕:“ 俞实夫 的住宅相当宽大的西式客厅,质素而具备着品格的陈设。”引申为(1)文词平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及 后汉 鲁丕 ,辞气质素,以儒雅中策,独入高第。”又《书记》:“或事本相通,而文意各异;或全任质素,或杂用文綺。”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惟 李 杜 古赋,词句质素。”(2)有操守;俭朴。南齐书·刘善明传:“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南史·循吏传·杜慧度:“ 慧度 布衣蔬食,俭约质素。”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三:“其父子无嗜欲,自奉质素如此。”
(2).素质;固有的品质或性质。 章炳麟 《訄书·订文》《正名杂义》:“炭也,铅也,金刚石也,此三者质素相同,而成形各异。” 李大钊 《什么是新文学》:“一般最流行的文学中,实含有很多缺点。概括讲来,就是浅薄,没有真爱真美的质素。”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他也富有实行的质素, 法国 作家所常有的享乐的气息,在他的作品中是丝毫也没有的。” 柳青 《狠透铁》:“他们说老汉精神上有一种先天的质素,使他嗅出异己阶级的味道。”
(3).古代刀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刀剑录缺:“显显名世若 舜 之吴刀, 周 之赤刀, 鲁 之孟劳, 魏文帝 之百辟。刀六名:灵宝、含章、清刚、扬文、质素、龙鳞。”
《漢語大詞典》:素浐
浐水 的别名。 关中 八川之一。因水色素白,故称。文选·潘岳〈西征赋〉:“南有玄 灞 素 滻 ,汤井温谷。” 李善 注:“玄、素,水色也。 灞 滻 ,二水名也。”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我住青门外,家临素 滻 滨。” 唐 杜甫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徵士》诗:“悄悄素 滻 路,迢迢天汉东。”
《漢語大詞典》:沈着(沈著)
亦作“沉著”。亦作“沉着”。
(1).谓着实而不轻浮。 唐 元稹 《法曲》:“ 明皇 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沈著。” 宋 范成大 《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陶写赖歌酒,意象颇沈著。” 明 何景明 《明月篇》序:“僕始读 杜子 七言诗歌,爱其陈事切实,布辞沈著,鄙心窃效之。”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引作“沈着”。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二七:“﹝ 永叔 ﹞於豪放之中有沈著之致,所以尤高。” 梁启超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议》:“自信者常沈著,而骄傲者常浮扬。”
(2).犹沈溺。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七:“况沈著於爱欲之中,而可以语学道乎!”
(3).不慌不忙;镇静。 鲁迅 《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杨朔 《海天苍苍》:“你想不到一个孩子会在战斗里有多么沉着。”
(4).医学用语。非细胞性的物质(色素、钙质等)沉积在有机体的组织中。
见“ 沉著 ”。
《國語辭典》:沉著  拼音:chén zhuó
1.沉穩著實而不輕浮。宋。范成大〈讀白傅洛中老病後詩戲書〉詩:「陶寫賴歌酒,意象頗沉著。」
2.鎮靜而不慌亂。如:「性情穩重的人,做事沉著,絕不急躁。」
《漢語大詞典》:羊白
一种因缺乏色素而引起的白斑病。又称羊白头。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人之赋形,有羊白,有兔缺,有六指。”
《国语辞典》:红藻(红藻)  拼音:hóng zǎo
叶状体中呈呈红色或紫色,色素体中含有多量藻红素的植物。生殖方法分无性和有性二种,其植物体大而固定,多在海水中。如紫菜、石花菜等。
《国语辞典》:茜素  拼音:qiàn sù
原为取自茜草根的一种重要色素,今可用化学原料合成。是一种红色晶体,为常用的染料。
《国语辞典》:白种人(白种人)  拼音:bái zhǒng rén
皮肤色素沉著极少,肤色白皙的人种。直发或卷曲发,鼻大而窄,高鼻梁,体毛浓密。主要居住在欧洲、北非以及近东。西元一五○○年以后迅速扩展到全球。也称为「高加索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