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限制  拼音:xiàn zhì
1.不能踰越的一定界限。《宋史。卷三六三。李光传》:「长江千里,不为限制,惴惴焉日为乘桴浮海之计。」
2.拘束。《三国演义》第九回:「以将军之才,诚非董太师所可限制。」
《国语辞典》:公用限制  拼音:gōng yòng xiàn zhì
以公共利益为目的而限制所有者的所有权,称为「公用限制」。如因建筑桥梁而暂时占用邻地,以便进行,即属于公用限制的行为。
《国语辞典》:限制住居  拼音:xiàn zhì zhù jū
依法律规定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或义务人之行动自由的一种方法。法院命令其只能住居于现住所或指定之相当居所。凡未经法院同意,其等不得随意变更户籍或迁离原住所,以免开庭、执行刑罚或行政执行时传唤不到。
《国语辞典》:限制选举(限制选举)  拼音:xiàn zhì xuǎn jǔ
选民的选举权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财产、性别等条件限制的选举,称为「限制选举」。
《国语辞典》:限制词(限制词)  拼音:xiàn zhì cí
副词。用来限制动作或行为的程度、时间、空间等。也称为「副词」。
《国语辞典》:限制级(限制级)  拼音:xiàn zhì jí
电影分级的一类。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所不宜观赏的影片称为「限制级影片」。
《漢語大詞典》:概念的限制
通过增加某一概念的内涵来缩小该概念的外延的方法。如在“词典”这一概念中增加“收录和解释专科词语”这一内涵,概念的外延就相应缩小而过渡到种概念“专科词典”。
《國語辭典》:约束(約束)  拼音:yuē shù
1.管束。《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日夜筹思,没有别的法子,只好自己约束百姓。」
2.约定。《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國語辭典》:范围(範圍)  拼音:fàn wéi
界限。《老残游记》第九回:「弄的朱夫子也出不了这个范围,只好据韩昌黎的原道去改孔子的论语。」
《國語辭典》:界限  拼音:jiè xiàn
分界的限制。唐。韩愈〈喜雪献裴尚书〉诗:「地空迷界限,砌满接高卑。」《孽海花》第二○回:「松林尽处,一带粉垣,天然界限,恰把全园遮断。」
《國語辭典》:抑损(抑損)  拼音:yì sǔn
1.谦退、谦逊。《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
2.裁制减省。《汉书。卷八五。谷永传》:「深惟日食再既之意,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新唐书。卷一○二。岑文本传》:「文本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
《國語辭典》:衔勒(銜勒)  拼音:xián lè
1.穿套马口以驾驭马匹的器具。《孔子家语。卷六。执辔》:「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輗軏之所以行车,衔勒之所以服马也。」
2.控制。《明史。卷三一○。湖广土司传。施州传》:「永乐初,苗告继绝,袭冠带,益就衔勒。」
《國語辭典》:分限  拼音:fèn xiàn
1.本分。如:「读书是学生的分限。」
2.上下尊卑的差别。《北史。卷二八。陆俟传》:「臣莅以威严,节之宪网,欲渐加训导,使知分限。」元。刘时中〈端正好。既官府甚清明套。八煞〉:「没高低妾与妻,无分限儿共女。」
《國語辭典》:制限  拼音:zhì xiàn
限制、拘限在一定的范围内。《魏书。卷一一○。食货志》:「谨寻不行之钱,律有明式,指谓鸡眼、镮凿,更无馀禁。计河南诸州,今所行者,悉非制限。」
分類:限制
《國語辭典》:小鞋  拼音:xiǎo xié
1.尺寸较小的鞋子。如:「她穿了一双绣花小鞋。」
2.比喻暗中给人难堪、限制。如:「他老是给人穿小鞋,一点都不留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