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更
(1). 秦 爵名。左传·成公十三年:“﹝ 晋 ﹞获 秦 成差 及不更 女父 。” 杜预 注:“不更, 秦 爵。”《商君书·境内》:“公爵,自二级已上至不更,命曰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 颜师古 注:“言不豫更卒之事也。”
(2).不改变。《商君书·垦令》:“迂者不饰,代者不更,则官属少而民不劳。”
(3).不经,未曾经过。《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今之赋颂,古诗之流。不更 孔公 ,风雅无别耳。” 吕延济 注:“更,经也。 脩 言今 植 之赋颂乃与古诗相类,虽不经 孔子 删定,与《诗》之风雅无异焉。”《宋书·周郎传》:“宫庙遭不更之酷, 江 服被未有之痛,千里连死,万井共泣。”
(4).不懂。新唐书·吴凑传:“府中易 凑 贵戚子,不更簿领,每有疑狱,时其将出,则遮 凑 取决,幸苍卒得容欺。” 宋 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愚不更事物之变,备官节下,以身得察於左右。”
《漢語大詞典》:不更
不再。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曩基即先筑,故池不更穿。”
分類:不再
《國語辭典》:不更事  拼音:bù jīng shì
阅历不多或欠缺经验。如:「少不更事」。也作「不经事」。
分類:不懂事
《國語辭典》: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拼音:xíng bù gēng míng,zuò bù gǎi xìng
形容处事光明磊落,不怕人知。《孤本元明杂剧。单刀劈四寇。第四折》:「兀那四个草寇,你听者,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蒲州解良人也,姓关名羽字云长。」《水浒传》第二七回:「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也作「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国语辞典》: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拼音: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
(谚语)贞烈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忠烈的臣子绝不侍奉他国君主。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明。梁辰鱼《浣纱记》第四二出:「臣闻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大王先行,小臣不久也就到了。」也作「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国语辞典》: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拼音: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谚语)忠诚的臣子义不降敌,贞节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明。沈采《千金记》第三七出:「告大王知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大王倘有不幸,奴家岂肯存著异心。」《隋唐演义》第四九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也作「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国语辞典》:烈女不更二夫  拼音: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谚语)贞烈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道不得个『烈女不更二夫』。」也作「烈女不嫁二夫」。
《國語辭典》:少不更事  拼音:shào bù jīng shì
年纪轻,阅历浅薄。《通俗常言疏證。年齿。少不更事》引《病玉缘》剧:「你少不更事,以致遭人所算。」《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然而这事,却是由你少不更事而起。」也作「少不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