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修真
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 唐玄宗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诗:“洞府修真客, 衡阳 念旧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画人物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释门有善功方便之颜,道像具修真度世之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其次者修真炼性,吐故纳新,筑坎离以延年,煮铅汞以济物。”
《漢語大詞典》:脩真
道教谓学道修行为脩真。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这 卓员外 丧偶不娶,慕道脩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丘真人:“大宗师 长春真人 ,姓 丘 氏……年十九,辞亲居 崑崙山 ,依道者脩真。”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女即息于旁,自云脩真者,只打坐,不用睡也。”
《漢語大詞典》:修真养性(修真養性)
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元 贾仲名《昇仙梦》第四折:“自古,道德非俗,修真养性,烧丹炼药工夫。”
《国语辞典》:养性修真(养性修真)  拼音:yǎng xìng xiū zhēn
涵养与天俱来的真性情。《西游记》第四三回:「我著他在黑水河养性修真,不期他作此恶孽,小龙即差人去擒他来也。」